甘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公开“黑名单”严格“追究制”
中国兰州网3月24日消息 人们外出购物,大到家用电器,小到衣服鞋帽,还有吃的、穿的、用的,最怕的是假冒伪劣产品。
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不仅是老百姓的企盼,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
2015年,甘肃省“双打”工作着眼风险防控和保障民生安全,强化执法打击,加强市场监管和集中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
去年7月,在全国“双打”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听了我省汇报后指出,甘肃省以信息公开为抓手,建立了案件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和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等制度,80%的信息公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各部门协调配合,创新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我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得益于各成员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协调配合。
在省“双打”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农牧厅、省公安厅等32个成员单位把“双打”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较好地保证了工作落实。
我省14个市州也成立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并重,协同配合,联合打击,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工作效能。省食药监、国税等部门建立了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和曝光机制,使侵权假冒企业“一处受罚、处处受限”;工商部门建立了“一案一报、一案一公示、一季一小结”工作制度,使“双打”各项工作落实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农业等部门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组织对农资企业、市场等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集中整治问题多、易反复、风险隐患较多的地区及各类市场;商务部门在兰州、天水试点开展流通领域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在全省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特别是依法公开“双打”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取得积极成效。去年初,我省对落实案件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清查,进一步落实月报制度和季度通报制度。截至去年底,全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处罚案件8340件,依法公开7830件,公开案件信息占办结案件的93.88%,比上年增加了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