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条”是净化朋友圈的一剂良药
8月7日下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网民将其称为“微信十条”。
如今,以微信、陌陌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积累了超过10亿的用户规模,一定程度上甚至取代了短信的地位。然而,朋友圈和公众号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大肆传播谣言及涉恐、涉暴、涉黄等违法信息的集散地,推销的天天刷屏,各种爆料、诈骗信息满群飞。即时通讯市场的乱象不仅危害着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和公共利益,更引起网民的反感和恐慌,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下决心、加大力度治理“朋友圈”,用底线来圈住他们,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震慑他们,让运营商承担必要的责任,让公众号更加负责、谨慎。而“微信十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期待下出台的。
那么,“微信十条”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期待呢?首先,即时通讯市场门槛更高了,《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其次,申请公众号更难了。注册公众号,不仅要通过即时通信企业的审核,还要通过公众号所在地的主管部门审核并报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分类备案才能注册。再次,发布信息更严了。未经批准的公众号不得发表、转载时政类新闻,这是一道“紧箍咒”更是一条“高压线”。最后,微信也要实名了。即时通信服务者要贯彻实名制,并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注册者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通过以上“微信十条”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发现,“微信十条”是净化“朋友圈”的“一剂良药”。它顺应了即时通讯市场的发展要求,是即时通讯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对其进行规范治理的“水到渠成”的举措。《规定》不仅对普通使用者几乎没有影响,更不会影响到“言论自由”。因为它主要针对的是公众号的注册、使用和对即时通讯企业的规范和引导。
最后,“微信十条”的发布,是引领即时通讯企业做大做强、越走越远的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任由即时通讯市场乱象丛生而不加以管理,无异于任其自生自灭,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更不利于即时通讯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只有即时通讯企业与广大网友一起遵守“微信十条”,以“七条底线”为底线,才能让我们的“朋友圈”更健康,才能让即时通讯企业做大做强,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