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绘就全面实现小康生活蓝图 2020年贫困村整体脱贫
兰州晨报讯(记者梁峡林 实习生刘苗苗 张子俊)到2020年,贫困村整体脱贫、乡村游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为全省广大农民描绘了一幅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蓝图。
目标
到2020年,贫困村整体脱贫
《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
基础
高标准农田达到1520万亩
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2016年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86万亩,2020年总面积达到1520万亩。实施好《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引调提水工程和小型水库工程,增强重点旱区抗旱应急供水保障能力。
生态
实施黑河流域、祁连山区、“两江一水”综合治理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支持供销社开展农膜回收利用试点,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对蔬菜流通环节产生的尾菜进行资源化利用。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和严重沙化地全部退出基本农田,对连片退耕的基本农田可先退后调,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加快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力争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及祁连山区、“两江一水”、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
收入
到2020年,乡村游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2016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万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800个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900亿元。发挥兰州、天水、酒泉等流通节点城市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2020年,全省初步建立起覆盖集散地、销地和产地,流转顺畅、安全高效、调控有力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
深度开发乡村风光观赏游、乡村风情欢乐游、乡村生活体验游、城乡文化互动游等系列产品,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到2020年,乡村旅游收入占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以上。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构建“公司+N+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公共服务
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从2016年起,对全省学前教育学生免保教费,2020年基本实现有需求的建制村幼儿园全覆盖、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重点解决在城镇有合法住所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落户问题。加快完善和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
金融
今年整合涉农资金568亿元用于脱贫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等问题。
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2016年整合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切块到县,统筹用于脱贫攻坚。2016年组建甘肃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市县开展特色农业品种保险,推进中药材、苹果、设施蔬菜、农房等特色产业保险试点。
改革
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2016年完成50个县确权颁证任务,2017年底全省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2016年出台农村空置宅基地退出补偿办法。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着力解决“空壳村”问题。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农垦改革发展,2016年在贫困村新建新型村级综合服务平台1000个。
扶贫
作为头等大事,弄虚作假将被严肃处理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抓紧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加大易地搬迁力度,以搬迁促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对一二类低保对象全部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对不能完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和弄虚作假的给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