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助推兰州全市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设
原标题: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助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设
——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全力打好“5311”项目落地攻坚战,把项目落地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促进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开创了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的新局面。
围绕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构建了领导包抓、产业分抓、招商机构统筹推进、县区园区全面支撑、市直部门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招商工作机制。构建了各县区、园区和各产业组、市直各部门为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强招商、招强商的良好局面,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全市执行招商引资项目1276个,开工1106个,开工率86.68%,总投资7407.4亿元,完成到位资金1155.53亿元,同比增长25.3%,再创历史新高。省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889.44亿元,同比增长28.76%,大大超过了同期增长19%目标要求。二是推行市级领导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市级领导定期研究项目信息,制定具体推进项目落实的方案和工作措施,解决招商项目在洽谈、选址、落户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市上主要领导先后12次带队赴外招商,推进项目33个,总投资800余亿元,推进了武汉长飞光纤生产线、广州百圣牛实业西北国际钟表加工基地等一批工业项目,普洛斯物流园、联想科技城、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MALL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动漫主题乐园、大敦煌文化产业园项目、关山森林山地运动公园项目等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市级包抓领导推行现场走访、跟踪服务机制,带队深入项目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的进程。三是全市上下坚持“干部用实绩说话、项目为干部说话”的用人机制。把招商引资作为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干部的条件之一,选派县级干部到招商部门挂职锻炼,营造了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第一政绩、第一责任、第一能力的工作氛围。强化了各招商引资工作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意识,促使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并对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加强全市154个驻外招商小组的工作力量,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建立了45个重点招商区域,通过对口单位、商会等多种渠道,共报备线索项目457个,其中已签约项目35个,报备项目投资总额978亿元,到位资金253亿元。
围绕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明确重点项目,选择了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能够引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大项目、好项目,进行重点支持,推动优先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新签工业项目92个,总投资219.86亿元。包括长飞光纤光缆兰州新区生产基地、钾肥深加工项目、新海天铝合金圆锭生产项目、年产1000吨铝及铝合金焊丝生产线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入驻我市。截至目前,全市共执行工业项目达308个,总投资1667.97亿元,本年度完成到位资金152.8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719.61亿元。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伊士顿电梯公司生产线、科天化工兰州新区水性树脂产业园、四联高新技术西北产业基地等一批续建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三一重工搅拌设备生产基地和生产维修基地、四川易从实业稀土高铁合金电缆生产项目、陇神戎发医药生产基地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对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园区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是抓前期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思路,编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推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在央企对接方面,重点对接中车、中石油、中国化工集团、新兴际华、中核建设、中国能建等项目建设。在电子信息方面,推进以中兴通讯兰州新区大数据智慧城市项目为代表的甘肃省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在电子商务方面,重点推进中国网库、软通动力等项目建设。在石油化工方面,加快新区石化园区建设,紧盯sk集团、韩华集团等企业,推进韩国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在物流方面,以广州鑫杰仕为重点,推进了国际快件监管库建设和普洛斯、五矿物流园、麦肯锡物流等项目建设。在有色冶金方面,紧盯忠旺型材,引进铝延伸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有色冶金产业园建设。在中小企业方面,以树屏乡、水阜镇、忠和镇、黑石川乡为重点,推进中小企业园区建设,加快引进了一批中小企业入驻。三是抓配套,围绕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梳理完善全市各类招商引资配套政策。经梳理,涉及土地优惠政策8条,涉及税收政策31条,涉及补贴、补助、奖励、扶持等政策82条,涉及兰州新区各类政策83条。通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产业集聚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产业延伸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发展大企业和培养中小企业相结合的模式,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