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动创业是牛肉面产业化的未来之路
7月8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主办,市广电总台、兰州日报社、中国甘肃网、中国兰州网承办,兰州牛肉面行业协会、北京(兰州)牛大美食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百年兰州牛肉面系列活动之创业创新谈活动”在市广电总台举行。活动以弘扬兰州牛肉面文化为目标,以互联网为主要推广和活动平台,突出全民参与,全面推广百年兰州牛肉面品牌。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认知并体会到互联网时代兰州牛肉面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将这一名片更好地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并以此为载体,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城市形象宣传和舆论引导,为今后塑造一个开放的、充满包容力和时尚活力的兰州新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报道见7月9日《兰州日报》一版)
兰州牛肉面的创业创新是一个新话题也是一个老话题。说它是老话题,是因为牛肉面走出作坊式生产,进入工业化生产一直都是摆在牛肉面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最大的瓶颈。说它是新话题,是因为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确实有必要从创新和创业两个角度重新检视牛肉面产业化的问题。
兰州牛肉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食客的好评。可以说,这个“一二三四五”就是兰州牛肉面的产品标准,是兰州牛肉面赖以成名的真正内涵,离开了这个标准,就不再是兰州牛肉面。因此,牛肉面的创新应该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打着牛肉面的旗号另起炉灶,更不是山寨版的“兰州拉面”。1999年,兰州牛肉面与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一起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被当时的商务部认为最具快餐化、产业化的中餐项目。但事实上,这三个项目时至今日都没有一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餐化经营,相反,三个项目全部进入到了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路子上。细究起来不难发现,汉堡包可以工业化生产,原因很简单,它就是工业化的产物,就是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因此,完全适应快餐流水线的经营模式。而我们的中式餐饮,脱身于农耕时代,讲的就是特色经营,一旦工业化生产,它的特色与文化内化将不复存在。汉堡包是用来“吃”的,而兰州牛肉面、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是用来“品”的,这就是最大不同,也是中式餐饮不能照搬洋快餐的根本原因。
当然,从近些年兰州牛肉面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兰州人在利用这个“天下第一面”的招牌时体现出的创新创业精神。牛肉面这个招牌,已经被人冒用了很多年,以至于兰州人想把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推广出去,却屡屡遭遇“李逵遇李鬼”的尴尬和干扰。在传统作坊式经营的低端领域,兰州经营者已经很难和山寨产品同质化竞争。牛肉面产业化,兰州人晚了很多,但利用已经扩大化的品牌效应,在高端领域,兰州的牛肉面品牌绝对占有统治地位。什么是创新,这就是创新!第一个将“热锅子”变成店内经营的马子禄是牛肉面创新的鼻祖,那么将作坊式小吃发展成为连锁店、品牌店等现代化经营业态的兰州从业者,也一样是创新者。过去,蹲在道牙子上捧碗而啜的,是真正的牛肉面,现如今,坐在咖啡店里也一样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牛肉面,这就是牛肉面的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牛肉面产业化带来了真正的发展契机。事实和市场都已经证明,创新是创业的源泉。牛肉面从传统谋生手段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需要从创新着手,在继承牛肉面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经营业态、营销手段、品牌影响力这些现代经营理念的支撑下大胆创新,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大众创业的局面,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并延伸为真正的工业化大生产协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