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制度滞后于GDP 孩子的福利有哪些短板
马上就到六一儿童节了,该是为小朋友们谋福利的时候了。今天下午,中国儿童福利周(2016)系列活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启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福利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6)》,分别对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总体走势和中国儿童福利的主要进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建立儿童保护为核心的现代儿童福利体系”的路径。
儿童福利制度
仍滞后于GDP
2010年,孤儿生活补贴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正式确立,被称为中国儿童福利元年。从民间“儿童大病医疗保障” 探索,到国家推进儿童医疗救助体系建设;从民间发起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到国家将自闭症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等等。社会组织的积极探索和地方政府先行先试填补了我国儿童福利的诸多空白, 政府与社会组织互促共进,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发展的良性机制。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重建我国现代儿童福利制度迎来关键期。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6)》提出,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发展进入儿童保护新阶段。2015 年6月以来,我国儿童福利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进展,尤其在留守、重病、残疾、贫困等困境儿童的救助保护和津贴保障方面进展突出。
做得好的方面已然是看得见的,需要加强和努力的地方则更值得我们关注。所以,已有的成绩不再赘述,重点还是要讨论一下当前我国儿童福利的不足之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的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2015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9351元,折合近8000美元,北京等10个省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即将达到发达国家门槛。但是,我国儿童生活保障津贴、 福利服务体系、保护救助措施、大病保障机制、教育发展等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袁厉害事件”、“南京饿死女童案”、“毕节留守儿童自杀”等一些恶性事件,不断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这些都为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带来诸多挑战。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6)》认为,我国的儿童福利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放开二孩儿童福利需求大增
我国家庭功能弱化儿童福利服务需求快速释放。
专家提出,我国家庭人口数量以2人或3人为主。我国家庭发展正经历深刻变化,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我国家庭规模中,2人家庭和3人家庭比例最高,分别占到21.9%和31.7%;户规模中,2人户和3人户比例最高,分别占37.7%和25.5%。可见,2至3人的小型家庭(户)已经成为家庭主流。
我国家庭功能弱化,儿童福利服务需求将不断释放。由于社会加速流动和家庭功能弱化等原因,儿童风险急剧加大,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生育政策调整后更多儿童的出生,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托幼服务、早期教育培训、优质教育资源、儿童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儿童福利服务多方面的基本需求将不断释放。因此,迫切需要增强家庭发展外部支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起儿童保护的重要责任。
三成幼儿没有入园机会
儿童社会问题多发亟待加强儿童福利制度建设。
我国儿童福利问题复杂多样,比如,我国的多项儿童补贴标准存在地区与城乡差异,总体水平较低。以孤儿基本生活费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例,孤儿基本生活费月人均标准最高为2340元,约为最低标准600元的4倍;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月人均标准最高为330元,约为最低标准50元的6.5倍。尽管孤儿基本生活费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已经实现了城乡统筹,但最低生活保障和部分困境儿童生活津贴仍然存在城乡差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381元,约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202元的1.5倍。以孤儿基本生活费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以孤儿基本生活费为例,月人均1143.3元标准仅达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5元的62%;2015年孤儿基本生活费中央财政支出仅占当年GDP的0.003%,与巴西、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公共财政儿童津贴支出占GDP的比例0.5%、0.025%相比,也仍然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儿童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而这也是最近常被社会诟病的一个问题。据测算,我国每一万名0至14岁儿童仅有5名儿科医生,而根据网络数据美国万名儿童拥有16名儿科医生。此外,据统计年鉴数据测算,2010年至2014年我国儿科医生总量并未增长,反而减少了约 0.3万人。因此,儿科医生紧缺问题已迫在眉睫。
教育基础设施、师资配备和服务质量也亟待提高。根据相关标准,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应为1比5至1比7,而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实际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比19,超出规定接近3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0.5%,虽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但仍有30%的幼儿1000余万名幼儿没有入园机会。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还是不够
基层儿童福利服务支撑系统薄弱。
截至2014年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345个,比上年增加71个,增长26%。近年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逐渐改名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服务对象从流浪儿童向特殊困境儿童扩展,工作职责也从被动救助向主动保护转变。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发展速度显著,但仍难以满足上千万困境儿童的现实需求。
北京儿童福利机构
覆盖率领跑全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还同时推出了《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报告》,这份报告是通过系统评价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儿童政策实施和创新情况,以及分析判断儿童事业发展趋势。可以说,这是一个儿童福利的省份大排名。
2014年,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是:浙江、北京、江苏、湖北、重庆、上海、山东、广东、黑龙江、天津。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7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各占1席。
北京的成绩一直都不错,在总排行榜中的位置也比较稳定。从连续三年的情况来看,2012至2014年,浙江、北京、天津、江苏、湖北、上海、重庆等7省份连续三年蝉联儿童政策进步指数前十名。
《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报告》还从家庭收养比例、儿童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儿童出版物水平等方面对各省的儿童政策情况进行了更加细化的排名。北京以儿童福利机构覆盖率领跑全国最为抢眼。2014年,北京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覆盖率达69%,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平均床位234张/个,每万名儿童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23人,这3项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另外,北京的各级教育阶段师生比、七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等指标,也均排在全国前列。
中国儿童政策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儿童政策将持续稳步发展
趋势二:儿童保护将成为现代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趋势三:儿童生活保障津贴将惠及更多儿童及其家庭
趋势四:特殊教育与早期教育民办力量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趋势五:儿童医疗将更精准化与专业化
本报记者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