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 CBA成了 NBA养老院

07.11.2014  03:01

在本轮比赛中,慈世平因不满队友表现,主动要求下场。

    近年来职业体育形成一种“养老”现象,很多过气球星到亚洲淘金加养老,淘金热最典型的联赛就是卡塔尔足球联赛。舍甫琴科和劳尔在淡出欧洲顶级联赛后,都曾在卡塔尔联赛效力,据称西班牙中场核心哈维在结束巴萨合约后,也会前往卡塔尔。

    印度也开始花大钱招揽过气大牌,卡纳瓦罗、皮雷、特雷泽盖和阿内尔卡等曾经的世界级球星都曾或正在印度联赛效力。

    大牌的加盟除了为他们自己大赚“养老金”和短暂带动联赛人气之外,还为当地联赛带来了什么?这一点值得联赛管理者深思。CBA要警惕“养老”现象,不要沦为淘金者的赚钱工具,而是要在谋划如何为中国篮球输血和造血上下工夫。

    CBA职业联赛第二轮刚刚闹出桥段,5日晚四川客访辽宁,四川本赛季引进的大牌球星慈世平在比赛进行到第二节时因不满队友主动要求被替换下场,四川队主帅邱大宗双手摊开,非常无奈,但慈世平没有理会教练劝阻,执意走向替补席。

    慈世平在NBA效力时就是个性十足的球员,但如果球员的个性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那就非常危险了。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队员具备团队精神方能有产出,如果球员完全无视队友和教练,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撂挑子,这种球队如何赢球?这种球员有谁敢要?

    CBA近年引进的NBA大牌球星包括麦迪、马布里、慈世平、JR史密斯、弗朗西斯和斯威夫特等人,麦迪在青岛的经历可以用悲剧形容;JR史密斯虽有惊艳表现,但未能带领浙江稠州银行队建功立业,最终重返NBA;慈世平在CBA才体验两轮,就开始展现他的“劣根”,前景渺茫;弗朗西斯在北京只出场4次,累计2分,相当于没来;斯威夫特在山东的经历只有短暂没有辉煌。

    “下嫁”CBA的NBA球员大多是过气球员,在NBA打不上主力甚至找不到东家,再到CBA续上那失去的明星感觉和出手机会,况且目前CBA给外援的待遇和他们现在能在NBA挣到的工资差不多。这些曾经的大牌球员来到CBA,无疑带动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人气,上座率得到改善,甚至对CBA的国际知名度也小有刺激,增强了CBA的对抗性和竞赛水平。

    但是,得到了这些,CBA就赚到了吗?未必,外援在场上占据了大量的出场机会,大多打满全场的外援出手次数都在30次左右,这无疑挤压了本土选手的比赛和成长空间。且这种以外援为核心的打法造就了本土球员基本只会干脏活,不会进攻,只打防守,不敢投篮,只能喂球。

    2013年东莞马可波罗的一场比赛,控卫鲍比·布朗一共出手52次,另外还有20次罚篮,这20次罚篮至少也能折合10次以上出手,一个人远超全队半数投篮。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联赛火了,上座率高了,比赛对抗性强了,但我们的国家队却停滞不前,甚至是不断退化。

    本赛季,CBA赛制有所调整,实行末节单外援制度,这无疑是一个正确方向,也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