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创新成就创业梦想—“80后创客”韩程鹏

25.11.2015  11:50

韩程鹏,民乐县六坝镇人,2001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大多数民乐学子一样,来自相对并不富裕的农村,经历了多年的寒窗苦读,有过最初步入社会的短暂迷茫,也承受过刚开始就业的压力。韩程鹏曾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老师也当过校长,最终就是因为缺乏创新特色办学思想而失败,在背负100多万亏损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几年,在送走最后一班学生后于2012年无奈停办学校。在一段时间里,各种压力接踵而来,难道曾经被誉为“天之骄子”的我们就该如此么?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有换思路、变思维,寻找出路!他开始不断继续学习新东西,不断找成功人士交流学习,结合自己多年所学到的电子、电工、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知识,基本确定了以智能自动化控制为主的发展方向。之后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致民乐籍在外工作人士和大学生的一封信》的内容,他心里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决定回家闯一闯,在和乡亲们交流中得知,日光温室大棚虽然好,可是落后的人工控制费工费时,能不能设计一种机器代替人工,带着这个问题他开始认真研究。2014年5月18日,他和伙伴们正式组建科技开发团队,成立公司。大家凑钱购设备,没钱就抵押房子贷款,就这样,前期的基础有了,就开始马不停蹄搞研发,设计电路、编制程序、制作工程样品,第一个样品做出来后,就近找了一座大棚做实验,三伏天,伴随他们的汗水不断验证系统在高温时的稳定性。三九天,他们披着大衣趴在大棚顶上或者蜷缩在角落里,反复验证低温时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因为如果系统不稳定,可能会导致人家大冬天辛苦种的蔬菜绝收,为此他们几乎每天夜里都是10点多回到家,看着卷帘机上上下下,精准无误的运行,再冷也值!在县科技局、农委、农技推广中心领导和专家指导下,他们进行更广泛和更大范围考察,仔细研究我省各种类型大棚,一方面开始拓展产品类型,一方面改进程序,使自己的自动化产品能够具有各种地域适应能力。经过不懈努力,能够适应武威、酒泉等多地大棚的对应型号产品也成功开发出来了。

截至今年7月份,所有产品都已经成功定型,并且已申报国家专利三项,计划至年底再申报7项。同时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建立六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宏图大棚管家”自动化系统示范点。自产品定型到今天,短短2个多月时间,已获订单200多套,客户有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省农科院永昌试验场、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及中坝现代农业示范区、恒茂高效设施农业有限公司等。

回顾这些经历,实质就是一个实实在在“创新”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有了创新就有了引领行业的基础,就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韩程鹏说:“创业的过程虽然苦过、累过,但无怨无悔,因为奋斗过的岁月,才能让我拥有人生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