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24个规划指标都将完成 五年增长率7.8%

29.12.2015  09:17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今天由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主办举行的“中国经济年会(2015-2016)”上介绍说,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即将胜利实现,24个规划的指标基本都能完成,“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是经济速度实现了较快增长。预计五年的GDP增长率是7.8%,这个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多一点,在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快的。

二是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预计GDP达到68万亿人民币,折合10万多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明显超出其他的发达国家。当然,我们的人均GDP刚刚达到7800美元左右,还处于中等收入的水平。

三是物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东西没有很难过,东西多了也有问题,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保持世界第一,今年达到1.2万多亿斤,实现了十二连增。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农业稳、天下稳。工业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持续提升,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工业的规模是世界第一,制造业规模也是世界第一,占了世界30%多。虽然我们还不是世界工业强国,但已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大国。在铁路、电力、电信、手机、电脑、家电等设备和产品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最新一期的经济学家杂志就是中国的火车,上面有一个五星,因为12月接连有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都已经开工启动,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我们的铁路水平已经上来了。

四是基础设施水平也是全面提升。水利方面灌溉面积回升到50%,无论是高铁的里程、铁路的里程、公路的里程、电力的装机,在世界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手机的用户12亿户,网络用户7亿户。

五是经济结构也在调整中优化。我们最关心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这个结构也在改善。消费额占GDP的比重,五年前是50%左右,今年1—3季度已经超过了60%,消费上来了,投资下去了。大家关心的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现在一、二、三产业结构也在改善。五年前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4%,今年1—3季度已经超过了50%。

六是城乡和区域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城乡人口结构,就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五年前不到50%,今年预计是56%。城乡收入的差距五年前是3.5:1,现在已经降到3:1以下。地区的差距也在缩小,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和最低的省份,五年前是7:1,现在是4:1,最高的是天津,最低的今年很可能是甘肃,去年是贵州。

七是科技教育能力明显增强。R&D占GDP的比重超过2%,达到了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企业的投入占到80%。反映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教育投入3.28万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八是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就业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四年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四年增长10.1%,都快于7.8%的GDP增长率。农民收入的增长又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所以才有了城乡差距的缩小。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接近5500万人,比规划的指标多出1000万人。

九是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单位GDP能耗前四年降低13.4%,今年预计下降5.9%,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今年预计要达到12%,比预期的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持续减少。

十是改革开放迈出大步。在开放方面,这五年实现了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出口第一大国,货物贸易占全世界的13%左右,虽然今年贸易的速度有所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但是占世界的份额还是稳住了。去年中国也是引进外资的第一大国,引进外资超过1200亿美元,境外投资是第三大国,接近1200亿美元。简政放权,国务院机构审批事项减少1/3的任务两年就完成,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先照后证,实缴制改任缴制,现在三证合一,一证一码。这两年全国每天新设企业一万家以上。

宁吉喆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发展建设和执政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