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5年三公经费下降23.6% 用于民生支出增长19.7%

17.01.2016  10:29

  中国兰州网1月17日消息 1月16日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对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进行审议。财政报告显示,2015年,我省三公经费下降23.6%,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长了19.7%。

  去年全省10类民生支出2309亿元

  财政报告显示,2015年,全省农业、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10类民生支出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占总支出的77.9%。省级下达资金419亿元,支持完成“十大惠民工程”27件为民办实事事项。各类社会保障标准普遍提高,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1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2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由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10%。

  2015年,我省还实行了债务限额管理,对政府的举债行为进行规范。据财政报告,我省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省级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由227项压减到103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省级清理收回26亿元。此外,省、市、县三级全面公开了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全省“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了23.6%。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0.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64.6亿元,完成预算的96.9%,增长16.7%。

  2016年民生方面的支出将增加19.4%

  财政报告显示,2016年,我省将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将增加19.4%,省级预算安排民生支出将达375亿元。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27.4亿元,办好十件为民实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标准将再度提高。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补助标准由年人均380元提高到420元。

  2016年,我省将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强化财政综合扶贫投入体系,一般性转移支付、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各级财政新增支农资金重点用于扶贫开发。

  2016年,我省将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支持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重点公益性项目建设。设立15亿元PPP支持发展基金,逐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记者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