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米矿井下过大年

30.01.2017  20:06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

  节日的金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市民们尽情享受着欢度新春的快乐。而此时,作为金川集团公司三大主力矿山之一的三矿区,仍然有160多名矿工奋战在矿井深处坚持生产。

  上午9时许,在三矿区厂部,记者换好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后,准备下井。这时,厂综合办主任王开明特意交给记者两件东西,要求一定佩戴好。一件是装有防毒面罩等防护用具的急救包;另一件是个火柴盒大小的电子定位仪,佩戴者在井下的准确位置可随时显示在地面总调度室的监控屏幕上,现在所有下井矿工都必须佩戴。

  随后,记者乘坐矿用吉普车由矿山斜坡道向矿井深处进发。大约20分钟后,记者一行首先来到距地面300多米深处的三矿区西部1450采场五分层111号进路掌子面。这里灯火通明,人影晃动,撬顶钎的敲打声、凿岩机的撞击声、铲运机的轰鸣声、运料卡车的马达声共同汇成了一曲特有的“迎春交响乐”。

  采矿六工区党支部副书记兼副主任商益民向记者介绍,他们是今早8时接的班,全天有22名矿工下井,分别在两个采场的检撬、铲运、凿岩、充填等岗位当班,当天要完成750吨的出矿量。

  在作业区,45岁的凿岩工朱兴斌正双手紧握手持式气动凿岩机凿岩。他告诉记者,这里是新开的采区,大型凿岩机械派不上用场,小型机械开凿起来特别费劲,一次循环爆破要在高4米、宽5米的进路岩石上,凿出两米深的45个炮眼,得耗时两个半小时,才能出矿100多吨。

  沿着弯弯曲曲的井下巷道继续向地层深处行进,记者来到距地面600米的1130分段采矿四工区采场。在57号进路掌子面上,今年33岁的凿岩台车司机李奔正操作瑞士产的大型凿岩台车施工,金属钻头与坚硬的岩石撞击发出巨大声响,使人很难听清对方的说话声。李奔停下手中的活对记者说,大型凿岩机械效率高、进度快,凿出同样标准和数量的炮眼,比手持式凿岩机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今天他和工友可以完成近10米的掘进进尺,出矿600吨。

  当记者问到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感受时,李奔说:“矿里的生产是首要的大事,我当了10年凿岩工,每年春节基本上都在井下作业,已经习惯了,一干起活来,就没过年的概念了。”

  上午11时许,记者在四工区采场碰到了今天下井带班的三矿区副矿长王小平,他正和矿安全生产室的巡查班长邵俊,安全员赵隆斌、马晓明在各采场巡查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王小平说,矿里规定每天都要有一名矿领导到井下带班,和矿工一起下井、升井,值够12个小时的班,随时在现场解决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节假日也不例外,这已经成了铁定的制度。

  王小平向记者介绍说,2016年,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三矿区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指标。今年,全矿要完成开采出售镍矿石154万吨、棒磨砂188万吨、石英石20万吨的生产指标,任务相当艰巨,春节期间不能停产。今天有160多名矿工在井下7个采场正常作业,全天24小时要完成4500吨的出矿量。

  转眼到了中午12时,井下食堂的炊事员牛学霞和雷社琴忙个不停,今天她俩准备的午餐是葱肉饺子和凉拌豆芽菜。副矿长王小平和矿工们随便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洗了洗手,便端起饺子,蘸着醋汤大口吃了起来,说笑声伴着饺子特有的香味在井巷里弥漫开来……(记者刘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