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6年拟投资317亿元 构建水利保障“6大体系”

12.10.2015  12:16

  甘肃新闻网10月12日电 据天水市政府披露,自今年起至2020年,该市拟6年投资317亿元,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等“6大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3大目标”。

  日前,天水市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全省“6363”水利保障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这“6大体系”包括,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有力的区域供水体系、安全可靠的农村供水体系、增产增效的农田节水体系、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等。

  其中,水资源配置体系指,谋划和建设一批跨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及重点水库工程,着力破解全市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区域供水体系指,加快解决天水市区和五座县城缺水问题,保障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用水需求;农村供水体系指,着力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田节水体系指,推进末级渠系建设、田间工程配套和高标准梯田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方案同时披露了“6363”水利保障的重点建设工程,包括,水资源配置工程、区域供水工程、农村供水工程、农田节水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生态保护工程等六大工程。

  其中农村供水工程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2016年全面解决剩余建档立卡的99个贫困村、1.9万户、8.9万人的饮水问题。到2020年,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保证水量、提高水质,使农村群众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

  为保证上述工程的顺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水利投入按新增财政收入的5—10%提取,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同时,可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对公益性较强、没有直接收益的河道整治、山洪灾害治理等项目,可通过与经营性较强项目组合开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此外,各县区盘活存量资产,变资产为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直接融资。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地区间、用水户间的水权交易,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转方式,通过水权转让进行项目直接融资。

  详情请点击:http://www.tianshui.gov.cn/News/get/tzf/2015/108/151081651319AIK24A6AC31EE10870A.htm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