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伪造签名,套取特困户3.4万元房屋改造款?

19.10.2015  10:46

    原标题:李春扬的危旧房改造档案明显弄虚作假

    是谁伪造签名,套取了3.4万元房屋改造款?

  李春扬一家仍然住在旧房子里

  李春扬的亲笔证明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榆中县园子岔乡金银村李山社的李春扬(曾用名李生体)一家是名副其实的特困户,年迈瘫痪的父亲和聋哑的哥哥全靠他一人照料。原本在6年前,他们一家就该住进政府全额拨款修建的新房。时至今日,他们仍然住老旧的土坯房里,没有享受到属于他们的优惠政策。李春扬说,6年来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上个月,才知道政府曾给他家下拨了3.4万元房屋修建费。9月23日,本报就李春扬一家的遭遇做了报道。3.4万元的房屋改造款到哪里去了?老李家的安置房到底在哪里?图书室为何要被当做安置房……报道刊发之后,诸多疑问一直没有得到解答,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为此,记者再次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榆中县房管局当年的“危旧房改造档案”中,涉及李春扬的相关档案明显弄虚作假,申请及签名均非本人所写。

   榆中县住建局

  经调查手续齐全

  李山社的李社长当社长已经有20年。他告诉记者,他对于村里特困户安置房的事情一点也不知道,村委会有没有给老李家修建安置房,也从未听说过。

  由于安置房由村委会负责具体修建,所以记者又找到了金营村村支书张春旺,他告诉记者,2009年全村有个特困户危房改造名额给了李春扬家,要给他们盖房子。但是,李春扬却说家里风水不好,不能盖。于是他们就将房子盖到了村委会旁边的公共用地上,也是按照国家安置房的标准建的。只是老李家一直没有居住而闲置了5年时间。去年村里来了驻村单位,用房紧张,就将图书放到了这间房里面,当做村里的图书室。但是现在已经腾出来了,李家人想住随时都可以搬进去。

  10月16日,记者从榆中县住建局拿到了一份,该局为榆中县县委宣传部关于此事的回复函。回复说“按照2009年榆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困户危房改造对象每户补助3.4万元,由住建局统一设计图纸建造45平方米的居住用房,并将改造指标随文件下发到各乡镇具体组织实施,由乡镇统一确定改造对象,并进行危房改造建设。在2009年年底改造房屋竣工后,由乡镇初步验收合格后报榆中县住建局抽查验收。在特困户危房改造时,要求由户主提出改造申请,并且进行公示,由改造户主、村委会、乡镇和改造施工单位签订危房改造四方协议。经调查,李生体(李春扬)在实施危房改造时办理了以上手续。2009年年底住建局将特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全部拨入榆中县园子岔乡财政所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专户上。至于村委会将改造房屋作为村图书室一事,我局将督促园子岔乡尽快解决。”落款为榆中县住建局2015年9月30日。

   记者调查

  危旧房改造档案漏洞明显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支走3.4万元的金银村村委会村支书张春旺此前对记者解释说,是由于当初老李家因自身问题而没有搬入新房。但老李对记者说,当初他对此事根本不知情,并没有接到要给他家盖新房子的通知。而榆中县住建局在本报对此事报道后,委托乡政府的调查结果是,“由户主提出改造申请,并且进行公示,由改造户主、村委会、乡镇和改造施工单位签订危房改造四方协议”。那么,目前几方各执一词,要揭开事情的真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6年前老李是否提出申请,四方协议以及验收表上是否有当事人的签字画押或证据。

  10月16日,记者申请后从榆中县房管局调取了6年前“李生体(李春扬)危旧房改造档案”。

  榆中县房管局工作人员从该局的众多危旧房改造档案库中调取了“李生体(李春扬)的危旧房改造档案”。孙彦发副局长与记者同时打开了这份档案。该份档案的全称叫“榆中县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档案”。尽管该档案的7项内容齐全,但其中的一些地方却有明显存在漏洞的地方。其中有一项是,房主提交的的“申请书”,虽然档案内有一份李生体(李春扬)名义的“申请书”,但申请书的字迹根本不是李生体所写。对于这一点的质疑,孙局长说:“一看就不是李生体本人的签名。

  在四方协议和各单位的验收表上,记者看到,金银村村委会、园子岔乡人民政府、榆中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以及榆中县房地产管理局都盖有公章,也有相关经手人员的签名。但在金银村村委会一栏上,张春旺、金言功、魏坤孔书三人的签名笔记却出奇相似,三个人的签名为同一人的笔记。令人生疑的是,在验收表以及四方合同如此重要的档案上,只有签名却并没有摁手印或者盖私章,为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孙局长对于记者的质疑说,在2010年后的相关档案上,有所改进,才有了当事人的私章或摁手印的要求。

  在该档案的最后一页附有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是李生体(李春扬)在一座土房子前的照片,第二张是一座刚刚建造的新房,但新房前并没有李生体(李春扬)在场,也就是说,第二张照片证明不了新房归谁所有。

   李春扬

  档案上的签名不是我写的

  拿到危旧房改造档案后,记者联系了李春扬(李生体)本人。他看了档案后表示很吃惊,并表示,档案上所谓的他的申请书,以及四方合同和验收表上的签名都不是他所签,系他人伪造,同时他当着记者的面亲自写了一份“证明”。

  内容为:“关于我特困户安置房的申请,我本人从不知情,所写的申请书都是村委会伪造的,关于房屋危旧情况及个人申请也不是我本人写的。”最后,李生体(李春扬)在落款上郑重的写下了他的签名并画押。

  同时,10月16日记者还走访了榆中县文体局,该局文化股股长周文武查阅档案后告诉记者,档案记载,金银村的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是2010年建成,与危旧房改造处于同一年建成时间刚好吻合。而之前村支书张春旺称,该村的农家书屋是这两年才有的,在此之前该村并没有农家书屋。是因为该村刚刚脱贫所以才有资金而建,张春旺的说辞并不能自圆其说。更让记者怀疑,该村农家书屋和特困户危旧改造房属于一套房套取了两个项目资金。 首席记者于永昭文/图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