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二院“333”诊疗模式典型病案介绍(十四)

28.11.2014  21:14

        患者丁某某,男,23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2月”住院。入院前劳累时突然出现胸闷、头晕,多次心电图检查提示:V1、V2导联,ST-T异常,有Brugada综合症(一种编码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家族性原发心电疾病  )心电图改变,但无明确Brugada综合症家族史,无明确晕厥病史,未记录到室颤心电图形。入院后心悸反复发作,发作时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有Brugada心电图改变。

诊断: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入院后给予控制心律失常及对症治疗,患者早搏明显减少,但情绪不稳定,总担心自己会因Brugada而猝死,请心理卫生科会诊。

                                                                        “333”诊疗模式

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科会诊专科检查见:接触主动,意识清晰,定向力准确,叙述病情有条理,称8月3日生气后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担心自己得了什么大病,担心自己会死掉;目前患者表情焦虑,决定事情犹豫不决,自知力健全。抑郁症。给予治疗:1.口服药物:盐酸丁螺环酮片,阿普唑仑片;2.音乐放松治疗。       

中医治疗:表现心急、心慌,胸闷,腹部不适,自感腹部有气,紧束感。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诊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数。辨证:腹胀、肝郁气滞。治则:疏肝理气消胀。取穴:中脘、太冲、足三里等。

治疗效果:面带笑容,主动向医护人员打招呼,主动叙述自己的不适症状及内心体验,自感心情好转,胸闷、气短缓解,心慌次数也减少,偶尔心慌、出汗,心率快时自己也能坚持挺过去,对于自己身体的不舒服也没以前那么关注了,饮食可,睡眠良好,自诉自己病已经好了。

总结: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精神心理疾患,有时仅仅注重躯体疾病的治疗,往往效果欠佳,对此类患者早进行心理干预,配合中医治疗,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