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二院“333”诊疗模式典型病案介绍(十)

10.11.2014  19:48

    患者张某,主因“咯血10余次”急诊以“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肺结核”收住呼吸科。患者于入院前一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咯血,为鲜红色,至入院时总计10余次,约300ml。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中叶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既往于2006年患“肺结核”,因症不规范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

                                                                                                  “333”诊疗模式

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持续鼻导管吸氧。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忌食辛辣刺激过热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及大小便通畅。防止咯血可能出现的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及结核病灶的播散等并发症。2.药物治疗:止血、抗感染、对症支持及保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给予垂体后叶素、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3.专科治疗:生命体征稳定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支气管管腔粘膜情况,并给予镜下清理积血,止血等治疗。

中医治疗:针灸及云南白药,辅助止血。

心理治疗:进行有效的接触与交谈,做好床旁陪护,给予心理与精神关怀。和家属一道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状态,并消除家属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体会:在治疗上采用“333”诊疗模式,经改变治疗环境、积极止血等治疗及心理疏导后,患者情绪稳定,咯血逐渐停止,治疗20天后出院。定期每月复查,完成肺结核治疗疗程,随访1年患者再未出现咯血,病情稳定,动态观察肺部病变明显吸收。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