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民营企业家破茧化蝶
曾经,她踏上火车,独自从广东来到甘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她与很多外来者一样,踏足西部,寻找商机。她就是尹建敏,用14年的时间,一手创办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年利润从千万到今年的上亿。从外来商人,到甘肃媳妇,从投资者,到慈善践行者,角色的转变,让她对甘肃有了更深的情怀,对西部有了更美的期待……兰州晚报记者徐倩影文/图
从商之路多有波折
尹建敏每天早上6时40分准时起床,多年来的习惯好像很难改变。一年365天,在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她是雷厉风行的董事长,“在家,丈夫是老大,我实在不擅长做饭,所以其他事情要很仔细做好。”54岁的尹建敏眯眼一笑,岁月的痕迹如清风拂面一般飘过。
80年代末,尹建敏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丹东电力,年轻漂亮,家世又好。婚后生活开始很幸福,只是好景不长,婚姻最终走向尽头。由于没法面对,她只好辞职,离开丹东。尹建敏离开家乡后,独自开始创业,在山东经营一家饭店,因为无法适应经营环境,只好把店送给当时的厨师长。她又前往广州,在一家普通的公司担任财务工作,直到1995年,才开始从事外贸生意,此后生意便越做越大。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为扩大自己的事业,寻找新的商机,她孤身一人来到甘肃。当时,她租了一辆小轿车,从甘肃到青海,沿着公路转了一大圈。荒山、土屋、贫瘠是她对西部的更深认识,从那以后她决定留下来,实实在在做点事。
越挫越勇 坚持信念
她本想利用“抄批文”,促成红古区天然气项目,“当年,西气东输的项目已经开始进行,天然气属于环保新能源,发展前景一定好。”当时一股脑就往上冲,没想到被中间人骗去了160多万。
了解她的人都说她骨头硬,是典型的辽宁“女汉子”。她说她认栽但不能认输。之后的一年,她在中国石油西部联合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与红古区政府间来回接洽沟通,自学能源天然气知识。当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后,仅有五名工作人员,直到2003年12月工程开工建设,一年后通气运营,公司才真正走上正轨。
随后的10年中,公司员工已达247名,安全运营4000天,建成调压站9座、阀室1座,建成年输送能力1.1亿标方,民和—海石湾—连城铝厂输配管道30KM;建设平安-花庄-红古天然气输配管道57KM;海石湾及窑街城区中压管网35.32KM;小区庭院管线65.43KM;发展居民用户15700户,锅炉、餐饮、商业用户340家;建成日压缩5万标方天然气汽车加气母站1座、日压缩3万标方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1座。形成总资产2.3亿元。
善行义举辐射西北
助学、养老、帮助困难户,是尹建敏善行之路的辐射点,她作为“鑫源基金”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在每次的道德讲堂上,她总要提到“以诚感人者,人亦诚之应”的道理。公司的职工虽然没有公务员待遇,更没有国企的根基,但是他们的工资不低,待遇不薄,最主要的是踏实安心。尹建敏说:“员工的幸福感高了,公司才能正常运转。如此一来,剩余的部分资产也该回归社会,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得更远。“公司资产分为员工收入、社会慈善、公司未来项目发展。
在很多善行义举的活动中,都能看到扎着马尾的尹建敏,精神利落。在红古区,每月定时定点慰问19户困难户,帮扶优秀教师与学生,助资20位大学生完成学业,捐助150万元修建图书室,为甘南迭部、甘肃临洮的孩子送棉衣、棉鞋。2014年,为临洮县太石镇甘坪小学送去60套桌椅,出资30万元新建校舍。
今年7月,她带着甘坪小学和红古区海石学校28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以及兰州最美孝心少年白锺龙,一同前往北京,参观北京航天城,观看升国旗仪式,走在清华大学,登上万里长城……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鑫源基金”已在助学、养老、助困等方面捐出60万余元,近年来,共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500万元以上。近年来,尹建敏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2012年1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并获兰州市道德模范代表等殊荣。
■记者手记
54岁的尹建敏,言语中带着东北腔调,没有义正言辞的说辞,更没有字正腔圆的做作,随意且从容,她说她就是普通人,在公司,她是决策者,在家里就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没什么特别。
她从小在父母的传统教育下,尊崇儒家学说,喜欢琢磨书画,把玩石头。不喜抽烟喝酒,更不会打牌唠嗑,没事照照镜子,换换衣服,出门带上自己喜欢的珠子,图的就是舒服。
在采访的最后,尹建敏说:“给我五年时间,我要让附近的农民,年收入翻番,衣食住行全面改善……”从一个小村落开始,她开始注资农业发展,给他们钱,不如帮他们致富,只有农民自己富起来,生活才能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