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玉: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

14.04.2015  16:06

  为期五天的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4月8日-13日在省委党校举行。

  甘肃省副省长王玺玉在作专题辅导报告时说,扶贫开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展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形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

   一要以目标为导向,添压力、补短板,精准施策。 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脱贫目标,对标基准,算好明细账,对相关指标的实现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对已经实现的指标要从高定位,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接近实现或能够实现的指标要从实处用劲,努力提升,加速达标;对困难多、实现难度大的要从深处研究,找准症结,合力攻坚,奋起直追,努力缩小差距。

   二要以任务为导向,号准脉、配好方,精准发力。 要紧盯“六大突破”任务,围绕对象、内容、目标、措施、考评“五个精准”,认真制定“1+10”扶贫攻坚方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路、水、房、电等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项目配套,有序分类推进,适当提高项目补助标准。在富民产业培育上,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劳务水平,努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在易地扶贫搬迁上,按照整体搬、灵活迁的要求,创新搬迁模式,配套基础条件,解决突出问题,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快工作进程。在金融资金支撑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规范和用好财政贴息,构建多元化金融扶贫资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扩大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让更多的贫困农户享受普惠金融服务。在公共服务保障上,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构建覆盖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密织牢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安全网,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在能力素质提升上,以多层次、广覆盖为要求,坚持分类培训,创新方式,做好保障,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要以政策为导向,达上情、承下情,精准对接。 要消化对接国家扶贫新政策,谋划落实新项目,积极争取落实相关规划的配套资金,加快推进我省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更要重视抓好落实,真正发挥政策效应。要切实做好简政放权这篇文章。对于国家和省上减少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市县政府要“接”好权、用好权、服好务。省直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基层服务,把该下放的审批事项真正下放到位,调动和保护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

   四要以激励为导向,强作风、靠责任,精准考评。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六大保障”为重点的激励机制,形成各级担责、人人尽职、考评有力、导向明确的工作环境和良好氛围。要拓展深化,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提高建档立卡质量,做好动态管理;挂图作战,定点脱贫、逐年销号;规范运行,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发挥“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