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会宁县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纪实

09.09.2014  15:51

  原标题:“三苦”扶贫拔穷根齐心协力奔小康

  ——会宁县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纪实

  记者 刘延海

  会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贫困村128个,贫困人口16.99万人,贫困面32%,贫困人口居全省第四位。全县扶贫开发面临着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连片贫困乡村多、发展难度大,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收入差距明显、相对贫困突出的严峻现实。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会宁县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理念,发扬“领导苦抓、群众苦干、社会苦帮”的会宁“三苦”扶贫精神,按照“种植业调结构、养殖业上规模、劳务经济创品牌、基础设施促提升、民生保障提水平”的总体扶贫思路,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作为统揽“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掀开会宁扶贫攻坚的新篇章。

  梯田平整了,种植结构调整了,日光温室建起来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建起来了,路通了,饮水有保障了,沼气池有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卫生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起来了。在会宁县的大山深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合全县贫困实际,会宁县在扶贫攻坚上求突破,在转型跨越上谋发展,在全面小康上闯新路,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将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把全县扶贫攻坚不断推向纵深。

  数据显示,2013年会宁县实现了3.22万贫困人口脱贫,2个乡镇实现整体脱贫、18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8元。

  大山川村的嬗变

  太阳能的路灯一杆杆地排列,一排排的砖瓦房整齐有序,一条条硬化的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栽植着各种树木。走进会宁县太平店镇的大山川村,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记者眼前一亮。

  整洁的村容村貌背后是大山川村村民忙忙碌碌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的身影。站在大山川村川地里,记者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小拱棚被成片的玉米地包围着。大棚里面的辣椒和西红柿成了村民的钱袋子。

  靠天吃饭的大山川村之所以发展蔬菜产业,关键在于村民利用平定高速建设留下的积水坝蓄积里的水,在县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240座小拱棚,种植辣椒、西红柿积极探索发展蔬菜产业。

  “以前没有水,没办法种植蔬菜。现在我们利用蓄积的水,种植的辣椒产品好,个头大,市场价格比其他地方的每斤还高出0.2元。今年蔬菜价格低,每个拱棚也有6000元的收入。”大山川村村民董永恒种了一个移动新型暖棚和五个冷棚,年收入近10万元。自从种了蔬菜,董永恒再也没有出门去打工。

  会宁县太平店镇副书记席亚琴说,为扶持村民发展蔬菜产业,扶贫上给每个大棚投资了2500元的资金,支持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计划明年探索露地高原夏菜种植。

  大山川村村主任王继禹家里养了20多头牛,大力发展基础母牛繁育,建起了自己的家庭养殖农场。家里40亩地种全膜玉米,用来喂牛。“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我们这里以前种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现在种全膜玉米每亩增产200到300斤,玉米也能完全成熟了。”王继禹说,玉米的产量增加了,现在发展养殖也有了基础。

  大山川村从2011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养牛,全村现在养牛已达到了350头,建立的养牛、养羊、养鸡的专业合作社9个,大力发展养殖业。王继禹告诉记者,村民以前养牛是为了耕地,梯田平整了,耕地干农活都实现了机械化,养牛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一大产业。

  “养了多年鸡,今年是鸡蛋价格最好的一年。”村民王兆华在村子里专门从事养鸡,是村子里养鸡第一人。在政府的培训帮助下,王兆华养鸡的规模从几百只已经扩大到了目前的5000只,带动村民发展了养鸡产业。村里,现在养鸡最多的一家已达到1.2万只。

  会宁县太平店镇副书记席亚琴说,以前大山川村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种植小麦、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通过扶贫项目资金的投入,全村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发生了质的转变。

  现在,大山川村成为一个以农民住房改善为重点,集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在一村的一个综合性典型示范村。

  会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说,为着力构建体“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不断探索整合项目资金的新路子,将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根据全县项目计划、建设任务和发展需求,提前进行系统设计,整合发改、扶贫、农牧、水利、财政、住建等部门项目资金,做大县级资金整合平台,在全膜种植、林果和中药材特色种植、养殖业、移民搬迁、劳务培训等方面整合“6个1000万资金”,按照先种后补、先养后补、先建后补的原则,集中力量调结构、办大事。通过资金的整合,可以将更多的资金集中投向见效快、能致富的产业或项目,缓解贫困农户、贫困乡村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难题,使涉农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加快贫困乡村脱贫致富步伐。

  “四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

  在会宁,扶贫攻坚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今年以来,会宁县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略,通过教育培训、项目资金、帮扶措施、跟踪管理“四个到村到户”来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发展门路的精准扶贫目标。

  为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会宁县坚持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全县牢固树立抓培训就是抓扶贫的理念,把脱贫致富的根本点放在扶智扶脑上,着力建基地、抓培训,强技能、促就业,持续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对全县现有“两后生”人数、家庭状况、培训意愿等信息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两后生”信息数据库,为每名贫困“两后生”建档立卡,将培训实施到户到人。

  今年以来,已实施“两后生”和雨露计划培训1.08万人。全面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整合阳光工程、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开展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和创业培训,促进年度拟减贫且有劳动能力的每个贫困户至少1人掌握1门实用技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来,培训农民6.3万人次,完成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1.2万人次。

  为带动贫困村、贫困户收入增长,会宁县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会宁县抢抓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机遇,研究确定了10个领域25项扶贫规划,论证凝炼了6大类103个扶贫项目,并积极争取落实,为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会宁县把改善基本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以水、田、路、电、房为重点,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实施以每年解决1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修10万亩梯田、实施1万户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造20万亩生态林、实施4000户农网改造、硬化500公里村组道路为目标的“111245”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投放到贫困村。今年以来,会宁县已新修梯田7万亩、实施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2280户、造林20万亩、实施农网改造4331户、硬化村组道路达到320公里。

  在富民产业培育到户上,会宁县更是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因地制宜,为每户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大力实施以人均1亩林果、1亩特色种植、10个羊单位,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人均种植2亩全膜玉米、2亩优质马铃薯为目标的“111122”产业提升工程,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今年以来,会宁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110万亩,发展中药材种植1.85万亩、苹果种植2万亩、核桃种植3万亩,新增高原夏菜和菜用早熟马铃薯3万亩,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还通过整合资金扶持到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确保扶持资金到村到户。

  为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坚强保障,会宁县坚持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结合双联行动,会宁县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乡镇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双联行动助推扶贫攻坚规划》,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建立“一个单位结对帮扶1个乡镇,一名普通干部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一名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一名县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1个贫困村、1所学校、1个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结对帮扶模式,在全县贫困乡村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达到为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的目的。

  目前,省市县乡四级261个单位5811名干部与会宁县284个村6766户贫困户实现精准结对,累计落实帮扶资金8.1亿元。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帮扶联结机制,完善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长效机制,不断开拓社会帮扶领域。目前,有78个企业对全县106个贫困村实行定点帮扶,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捐赠扶贫物资158万元。

  为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会宁县坚持贫困村贫困户图表式管理。按照“以村为单位、规模控制、责任到人、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准确摸清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底数,对贫困村、贫困户逐个建档立卡,建立全县统一、信息共享的精准扶贫网络管理系统,为实现对贫困人口的跟踪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的程序,对全县16.99万贫困人口、128个贫困村完成了调查摸底,正在进行贫困村的申报审定和贫困户的公示公告等工作。

  同时,会宁县还把每个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进度、目标、措施等通过图表形式上墙,在24个乡镇和212个村建立了贫困人口“图表式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将帮扶贫困户的责任靠实到了乡村干部和联村联户帮扶人员,形成“目标明确、措施细化、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工作格局。

  在这基础上,会宁县还以村为单位,设立村级信息监测管理平台,为每个贫困户建立收支台账,对贫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核算收入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动态掌握脱贫情况,确保精准扶贫真正做到准确精准。

  迎难而上扶真贫

  会宁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县份之一,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为实现2017年整体脱贫,围绕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会宁县全面落实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县上专门成立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会宁县中药材和蔬菜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和养殖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和全县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等5个扶贫专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各项工作。

  会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说,通过成立扶贫专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有利于强化领导,靠实责任,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强化协调督促,确保项目资金得到更好的监督管理,提高扶贫效率,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宁县今年的目标是,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扩展农村发展新路子等方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年实现3.27万贫困人口脱贫,27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

  会宁县虽然耕地资源丰富,但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空间有限,只有坚持发展壮大富民产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才能更加有效地将当地土地等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民收入。为此,会宁县继续大力推进“111122”产业提升工程和“6个1000万资金”计划,重点实施好高架塑料大棚,发展蔬菜、林果、中药材种植和标准化暖棚养殖等项目,推动种植业调整结构,养殖业壮大规模,加工业形成水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在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会宁县继续实施“111245”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水、田、路、林、电、房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重大项目建设破解“行路难、水紧缺、田低产、用电难、生态差、住房难”等基础设施难题。

  围绕创新扶贫资金运作模式,会宁县大力发展扶贫互助资金社,逐步实现扶贫互助资金社对空白乡村的全覆盖,缓解贫困群众在发展产业、贫困乡村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贷款难题,增强贫困农户应对自然风险能力。

  生态扶贫移民搬迁是解决环境恶劣地区贫困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五年基本脱贫目标的重要方式,是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全新模式,也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一项民生、民心工程。为此,会宁县科学编制了《会宁县生态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4-2020年)》和分年度生态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工作方案,以集中安置房屋建设为重点,突出基础设施配套,扶持发展产业,加强劳务输转培训,对地处旱山塬区的塬边、沟头和深山区的15106户67996位贫困人口,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下山入川、出村进镇、离乡上城”工程,使生态扶贫移民安置与农村集中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大县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在生态扶贫移民搬迁上,县上优先对集中居住不足20户的自然村的7957户34854人进行搬迁。今年计划完成生态扶贫移民搬迁2280户10000人,其中新建农村集中区安置点31个、集中安置移民1632户6858人。”会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说,通过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为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除此之外,会宁县还将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大民生领域项目争取力度,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保底作用,让广大群众始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大县级层面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多途径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争创劳务经济品牌,逐步实现户均有一个技能型劳务输转,不断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同时,以双联行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扶贫管理体制创新上求突破,建立资金整合机制,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各类资金的有效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

  大山深处绽放幸福花,贫困群众全力奔小康。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早日将贫困的帽子摘掉,会宁县通过认真贯彻落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深入推进双联工作,有机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举全县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力向“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会宁”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