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玉: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

14.04.2015  11:30

  原标题: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专题辅导报告摘要

  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

  王玺玉

  扶贫开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展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形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

   一、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成效和经验

  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一轮扶贫攻坚。通过努力,近两年成为我省历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时期,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主要表现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基础条件大幅改善,产业促收能力大幅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资金投入大幅增加。主要经验是:以上率下,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虚不空;建档立卡,以精准到户到人提升扶贫效益;融合联动,双联行动成为叫响全国的扶贫攻坚品牌;知难解难,织密金融扶贫服务网;拓展平台,促进扶贫开发从政府主导向“三位一体”转变;推广典型,鼓励各地走特色扶贫之路。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认识和体会

  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扶贫开发关乎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两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的思想,把扶贫开发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中去认识,把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穿于扶贫开发的新实践。

  进一步处理好实现脱贫与全面小康的关系,把脱贫目标与小康目标紧密衔接,以扶贫工作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一步处理好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的关系,在精准解决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基础上,注意与流域性、区域性开发的对接联动;进一步处理好扶贫开发进程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切实把发展速度体现在脱贫率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返贫率的明显降低上,体现在小康进程的加快推进上;进一步处理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利用的关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取向,把扶贫开发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进一步处理好借助外力帮扶与激发内在活力的关系,发挥好两个积极性,以有效的社会帮扶激发更多的内生动力,以内生动力调动更多的社会帮扶力量。

   三、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重点和举措

  一要以目标为导向,添压力、补短板,精准施策。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脱贫目标,对标基准,算好明细账,对相关指标的实现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对已经实现的指标要从高定位,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接近实现或能够实现的指标要从实处用劲,努力提升,加速达标;对困难多、实现难度大的要从深处研究,找准症结,合力攻坚,奋起直追,努力缩小差距。

  二要以任务为导向,号准脉、配好方,精准发力。要紧盯“六大突破”任务,围绕对象、内容、目标、措施、考评“五个精准”,认真制定“1+10”扶贫攻坚方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路、水、房、电等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项目配套,有序分类推进,适当提高项目补助标准。在富民产业培育上,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劳务水平,努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在易地扶贫搬迁上,按照整体搬、灵活迁的要求,创新搬迁模式,配套基础条件,解决突出问题,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快工作进程。在金融资金支撑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规范和用好财政贴息,构建多元化金融扶贫资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扩大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让更多的贫困农户享受普惠金融服务。在公共服务保障上,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构建覆盖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密织牢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安全网,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在能力素质提升上,以多层次、广覆盖为要求,坚持分类培训,创新方式,做好保障,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要以政策为导向,达上情、承下情,精准对接。要消化对接国家扶贫新政策,谋划落实新项目,积极争取落实相关规划的配套资金,加快推进我省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更要重视抓好落实,真正发挥政策效应。要切实做好简政放权这篇文章。对于国家和省上减少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市县政府要“接”好权、用好权、服好务。省直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基层服务,把该下放的审批事项真正下放到位,调动和保护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

  四要以激励为导向,强作风、靠责任,精准考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六大保障”为重点的激励机制,形成各级担责、人人尽职、考评有力、导向明确的工作环境和良好氛围。要拓展深化,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提高建档立卡质量,做好动态管理;挂图作战,定点脱贫、逐年销号;规范运行,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发挥“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