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2345”在百姓家门口生根

05.06.2014  02:31

    无论是昨天的“市长热线”,还是今天的“12345”民情通,15年里,一条不变的红线是兰州市委、市政府群众观念与时俱进。倾听市民心声、应和社会关切,化解民生难题,拓展为民渠道,丰富执政理念;一年前,“12345”又一次整合全市资源,高点起步,华丽转型,探究社会管理新模式,引发城市建设新力量,发展信息处置新理论。此刻,站在新起点,面向生机勃勃的现实,如何继续深化服务、细化流程、实化布局必是思考课题。

    市场与市长有机结合。为城市管理注入了多样化元素,好似多种管理资源摆上超市货架,各方主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政府之手唾手可及,市民之声对面可闻。接诉、处置、回访,实现了立体、深度、系统处理。还要进一步增加服务触角,敷设社区基站,增强督办力度,发挥两双手的合力和各自主动性。在社区、乡镇建立“12345”的基础细胞。由此,带动基层工作覆盖面和联系群众水平。让“12345”的纵深感和群众基础有所增强,让它在居民、村民家门口生根。

    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12345”是语言的抚慰者,责任的践行者。知与行彰显在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两大平台,兼顾政府管理和市民需求双向职能。适应着城乡社会管控,强大快速的反应机制和物质基础,极具战略眼光。建议增加服务内容,拓宽社会覆盖,适应群众的、市场的、政府的多元需求。将营造全方位覆盖的安全环境、全天候监督的公平公正市场,多需求的资源共享平台作为使命;进一步整合资源,调动部门合纵连横,集中力量办大事,适时调整环节,增强敏锐性。通过这一窗口,总结由点及面的特殊性、普遍性,推动共同发展。

    务虚与务实交相呼应。千条线、一根针的智慧设计。网络、微信的运用,使这一平台具备了可视、迅捷、真实,交办、承办更有针对性。以此树立开放形象,将其作为信息城市建设的引擎,由上至下、由政府到市民,点线面全面促进;以法律的、网络的思维和语言,逐步引导市民依法、依规解决问题。聘请法律顾问,用市场规律的手去化解矛盾,对一些棘手事件要迅疾反应,涉事单位和部门养成依法行政的流程和渠道。

    当然,物质基础创造的再好,不能代替兢兢业业、勤恳朴实的为民的情怀,无法取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2345”是为民务实的精神窗口和物质平台,充分体现着兰州的自信。相信红线串通的是政风与民风,热线连接的是行风与民情,唯此才能更好开展这项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与社会管理时刻关联,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