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玉器与西部玉矿资源区 ——第四次玉帛之路考察报告
提要:齐家文化是中国(也是世界)史前文化中最大批量地生产和使用玉礼器的一个西北地方的文化共同体,可以将该文化视为玉器时代后期、青铜时代早期在黄河上游地区形成的一个“古国”。其六百年的历史不是依赖文字记录的,而是其崇拜物——玉礼器体系所表现的。其特征是:同时具备《周礼》“六器”中的五种,即璧、琮、璜、圭(铲)、璋。此外还有玉刀、玉斧、玉勒子(即玉握)和绿松石、天河石制作的珠、管佩饰等。与同时期东部地区史前玉礼器相比,在齐家文化玉器体系中目前未见的种类是玉戈、玉柄形器、玉玦和玉璇玑。就五种玉礼器的源流看,璧琮组合源自良渚文化,圭、刀和联璜玉璧组合或源自晋陕地区的陶寺文化和客省庄文化。璋与有领玉璧的源流尚无充足的材料给予确认。玉勒子很可能源于齐家文化。
2015年4月举行的第四次玉帛之路考察聚焦广和县和积石山县的齐家文化遗址,重点探讨临夏州博物馆珍藏的积石山县新庄坪遗址采集的玉璋、有领玉璧和白玉琮,并将一件青黄色玉琮与临洮县马衔山玉矿的黄玉玉料做对照。提示对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的整体性新认识:以新发现的肃北马鬃山玉矿为北界,以新疆昆仑山、青海格尔木和临洮马衔山为南界,东西长近两千公里,南北宽不足一千公里,总面积约二百万平方公里。这个广阔的玉矿资源区内玉石资源丰富多样,对于自齐家文化、龙山文化至夏商周秦汉玉器的玉料多元性认识,打开新的天地。也将从总体上改写“西玉东输”的线路图。从一源(和田)一线,到多源多线。从研究“一路”到再现“路网”。
齐家文化对中国玉文化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玉礼器体系为华夏文明玉礼器体系产生奠基作用,而且在于开启西玉东输的四千年历程,成为打开西部的优质玉矿资源供应与中原国家持久不断的玉石消费之间联系的先驱和中介。只有充分认识这种举世罕见的西玉东输现象的文化意义,才能解释为什么一部八千年的中国玉文化史要划分为地方玉遍地开花的史前期和昆仑山和田玉独尊的中原王朝期。
缘起
2009-2012年间,笔者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完成全部著述和译著工作,2012年5月结项评审,以24部书稿的成果获优秀评级。其中三部专著,即《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叶舒宪)、《神话学文明起源路径研究》(王倩)和《神话与古史:中国现代学术的建构与认同》(谭佳),已在2015年陆续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另外的21部译著分别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神话学文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陆续出版。拙著《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篇末“总结与展望”部分所提示的是:文化大传统的新认识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境界和效果。今后,对史前期就已经开启的玉石之路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对于认识华夏文明的大传统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5月的结项会后,笔者带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家组,到陕西榆林参加晋陕蒙三省区秧歌大赛评审。活动期间,在榆林文联徐书记协助下驱车到神木县龙山文化古城即石峁遗址考察。同年10月,在北京京瑞大厦召开的“首届中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上,笔者宣读论文《玉石之路黄河道刍议》,并在会间向主办方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提出建议,围绕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的大量史前玉器,召开一次研究中国玉石之路与文化传播的专家级学术会议。古方主任早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职时就关注过玉石之路的研究,他当即表示赞同,并开始着手策划这次会议。当年12月,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013年4月笔者和古方、向东等专程赴西安、榆林和神木,为此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联系承办方榆林文联,和协办方陕西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局等。2013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合办,由榆林文联承办的“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海内外的20位专家提交论文。这次会议上专家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石峁龙山文化玉器与山西襄汾陶寺文化玉器、西北齐家文化玉器的关联性,以及三地玉器在玉料取材方面的相关性。并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设计出新的研究方向,即如何通过中国史前文化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物质文化的传播轨迹,复原性地认识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以往所未知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健民研究员总结评价这次会议的特点是,成功地将考古工作者与民间玉器收藏界整合为一个研究群体。神木县龙山文化研究会胡文高先生的石峁玉器藏品,给与会专家留下深刻印象。会间,适逢央视10频道青年导演张桂麟等在石峁考古现场采访和拍摄,也对本次会议做了拍摄,并对相关专家做了现场采访。一年后的2014年4月,张导演的四集电视片《石破天惊石峁古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5年5月,笔者和古方主编的会议论文集以《玉成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探源》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书也是将考古学者的论文与民间玉器收藏家的研究经验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这种尝试,大致能体现出文物大量流散民间的中国式经验,与源于西方科学的考古学之间,具有广阔的对话和互补空间。
在编撰论文集期间,即2014至2015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积极谋求和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各地相关单位协作,策划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活动,先后共计六次。其中前四次已经实施完成,后两次尚待实施。兹简述如下,作为本报告的缘起。
第一次考察:2014年6月,玉石之路山西道(雁门关道和黄河道)考察。笔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易华研究员等,沿着北京——大同——代县雁门关——忻州——太原——兴县的路线,考察了《穆天子传》中记载的周穆王前往昆仑山寻找西王母,也就是先秦时代西玉东输的路线。7月,笔者指导的博士后和博士,上海交大唐启翠副教授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杨骊副教授等又做出补充考察。在考察中发现,文献中记载的每一个点都是有据可查的,同时还探索到比这条陆路更古老的水路:玉石之路山西段的黄河道。这两条路线是并行的,分别为水路和陆路,沿着黄河与雁门关,自北向南延伸,连接河套地区与中原地区。也就是说,上古自西北进入中原是没有捷径之路的,需要绕道而行。绕道河套和晋北盆地。在没有马之前,雁门关道也难走,黄河道才是正道。我们在黄河岸边的兴县小玉梁山看到龙山文化城墙及墓地,也看到当地民间收藏的史前玉器,与黄河对岸的石峁玉器大同小异。(叶舒宪《西玉东输雁门关——玉石之路山西道调研报告》、张建军《山西兴县碧村小玉梁龙山文化玉器闻见录》,并见《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文学人类学专栏”。又:《玉石之路黄河道再探》,《民族艺术》2014年第5期。)
第二次考察:2014年7月,玉帛之路河西走廊道段,又可以视为一次对齐家文化与四坝文化的考察之旅。考察团成员有笔者、冯玉雷、刘岐江、郑欣淼、易华、刘学堂、安琪、徐永盛、孙海芳、军政等。考察路线是:兰州—民勤——武威——高台——张掖——瓜州——祁连山——西宁——永靖——定西。全程4300公里。考察成果有七部书,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丝绸之路》杂志的一期专号(2014年第19期)。还有相关的考察报告和田野笔记,已发表的有:笔者的《乌孙为何不称王?——玉帛之路踏查之民勤、武威笔记》、刘学堂《四坝文化与青铜之路》、冯玉雷《玉帛之路及其古代路网的调查及研究》(并见《百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易华《齐家玉器与夏文化》,(并见《百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笔者的《游动的玉门关》(《丝绸之路》文化版,2014年第19期)、《金张掖,玉张掖》(《祁连风》2014年第4期)、《重逢瓜州日,锁定兔葫芦》(《兰州学刊》2014年第5期)等。这次考察在认识玉料原产地方面有了重要的一次观念更新:即提出“游动的玉门关”和泛指的昆仑玉山这样的概念,认为在我国西部存在一个地域相当广阔的玉矿资源分布区。考察团在瓜州到新疆之间看到长达20公里的一座产玉之山,并联系考古新发现的肃北马鬃山战国至汉代的玉矿,大致描绘出西部玉矿资源区的范围。古人获取西部美玉原料,从新疆和田昆仑山的一点一线,拓展为几条大山脉联接而成的一大片区域,包括祁连山、马鬃山和马衔山等新发现的产玉之山。这样就更加接近《山海经》讲述的一百多座产玉之山的叙事真相,并对这部先秦古籍的性质刮目相看(参看笔者的访谈录《探秘华夏文明DNA》,《中国玉文化》,2014年第5辑)。
第三次考察:2015年1月,笔者和内蒙古社科院包红梅研究员经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投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之子项目“草原玉石之路”调研,规划出沿着贺兰山和腾格里沙漠一带通往民勤、武威的考察路线图。在申报等候审批程序的过程中,2月初,由中国文学人类研究会甘肃分会会长、《丝绸之路》杂志社冯玉雷社长带领由杨文远、刘樱、瞿萍、军政组成的考察团,先期展开一次玉帛之路环腾格里沙漠路网考察。这是2014年7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之后,重新圈定的古代玉石之路北部路网。此次考察特别关注从民勤到阿拉善左旗、内蒙古河套、陕北和宁夏等地的运输贸易路线问题。考察报告有冯玉雷的《环腾格里沙漠考察》,见《百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第四次考察:2015年4月26日至5月1日,玉帛之路与齐家文化考察,由甘肃省广河县政府牵头,可以视为一次“齐家文化遗址与齐家玉器及玉料探源之旅”。考察团成员有:笔者、易华、王仁湘、冯玉雷、刘岐江、马鸿儒、杨江南等。其人员构成特点是人文学者、考古学者与玉器收藏家结合与互补。考察路线是:兰州——广河——临夏——积石山县——临洮县马衔山——定西——兰州),此次考察注若干重要的齐家文化遗址、公私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玉器情况,还特别关注齐家文化用玉资源的分布,到临洮县马衔山玉矿区采集玉料标本,希望能够有助于认识齐家文化所用玉料的供应、不同玉料大致的占比例情况,等。
第五次考察:计划于2015年6月展开。这是通过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投标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之子项目“草原玉石之路”的新调研。计划的考察路线是:兰州——会宁——宁夏西海固地区——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肃北马鬃山——嘉峪关。本次考察的重点在于草原之路,即草原玉石之路或草原丝绸之路的中段之具体途径。其间要穿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地带,探明从额济纳旗向西到马鬃山、再向西通往新疆哈密的古代路网情况。希望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我们又称草原玉石之路)北道的田野新认识,从多元的视角,厘清西玉东输的玉矿资源种类,理解早期的北方草原和戈壁地区运输路线与玉石玛瑙等资源调配有何种关系,与金属文化传播又有何种关系。并尝试解说马鬃山玉料输送中原的捷径路线是否存在的疑问。
第六次考察:计划在2015年7月或8月举行,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在尚未打通西安、宝鸡、天水路线之时,古人以宁夏固原为十字路口的路网情况,聚焦从固原到陇东的路线。寻找齐家文化的统治中心,主要关注铜器和玉器。从考古发现和文物普查情况看,齐家文化相关遗址和文物点分布最多的两个地点分别是庄浪、漳县。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则有器形较大、玉质优等的齐家文化玉礼器,特别是白玉质的。为此,这次考察将以固原和平凉为中心,在陇东地区进行拉网式的调研。进一步厘清西北史前玉文化与中原文明的互动关系。
本文即是上述第四次玉帛之路考察活动的学术总结报告。先期发表的目的是抛砖引玉,求教于相关的行家。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