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齐家文化价值 打造齐家文化品牌

17.01.2016  11:24

中共临夏州委书记 杨元忠

  东经103°23′-103°51′,北纬35°25′-35°38′,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文化诞生地。

  齐家文化是中国青铜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甘肃推进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挖掘齐家文化价值,打造齐家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之乡、中国花儿之乡、古动物的伊甸园的美誉。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临夏州广河县考察中发现齐家坪遗址,命名为“齐家文化”。齐家坪遗址发掘出土中国迄今年代最早的一面铜镜,被誉为“中华第一镜”,证明齐家文化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标志着中国自齐家文化进入青铜时代起,也正式融入青铜时代的世界体系。

  齐家文化命名地——齐家坪遗址由此成为与殷墟、半坡齐名的“圣地级”遗址。1996年11月,齐家坪遗址入列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区面积32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50万平方米。2006年,齐家坪遗址所在地排子坪乡撤乡建镇,更名为齐家镇。2008年7月,齐家坪遗址管理所成立。2008年10月,《齐家坪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编制完成。2015年12月,《齐家坪遗址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齐家文化也成为临夏州及广河县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齐家文化故里借此建成全国唯一一座齐家文化陈列展馆,陈列展示齐家坪遗址发掘发现的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玉器等7大类文物4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41件,三级文物213件。成功注册齐家文化商标,孵化旅游、小商品、民族工艺品等10大类100多个品种的文化产品。

  齐家文化研究更是走上世界文化研究的舞台。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在广河县成立,填补国内齐家文化学术研究组织的空白。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广河县设立齐家文化研究基地,为深化齐家文化研究提供技术学术层面上的支撑。2015年8月1日至2日,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在广河县举办,吸引来自瑞典、日本、德国、美国及国内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与交流,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关注。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甘肃丝绸之路黄金段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布局,坚定不移走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路子,让世界了解齐家文化,让齐家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临夏州及广河县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遗余力做好的一项工作。

  一是把齐家文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顶层设计,编制总体保护规划,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形成衔接配套、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二是把项目建设作为齐家文化大众化、社会化、普及化、提升化的强大引擎,高起点策划、高规格规划、高精细设计、高质量实施齐家坪遗址保护项目及齐家文化博物馆项目。齐家坪遗址保护项目是一个融合文化创意、文化旅游、青少年体验式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概算总投资4.37亿元,其中齐家坪遗址公园核心项目投资2.9亿元,建设子项目包含齐家文化和半山文化宣传推介、研究展示、开发利用以及特色文化艺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内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国家评审达标挂牌,使之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齐家文化博物馆项目总投资5400万元,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2015年4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布展,展出齐家文化精品文物3000多件,将成为全国唯一以齐家文化命名的博物馆。

  三是把齐家文化研究转化为生产力,依托专业研究和考古发掘,强化学术性、专业性、方向性和前置性,支撑资源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借助兰洽会、文博会等节会平台招商引资,利用民间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文化产业开发,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增添文化产业底蕴,提高地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永久性会址,加快建设清真产业基地、民族文化展示交流基地和商贸旅游基地,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