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台政策鼓励社会投资 社会资本可投资民航领域

28.02.2015  10:43

  原标题:我省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社会资本可投资民航领域

   中国甘肃网2月28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李杨)在兰州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改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全面放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据悉,我省将在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方面创新投资运营机制,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各重点领域,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

  环境污染第三方可参与治理

  我省将在兰州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并落实国家排污权交易的财税等扶持政策,支持排污单位通过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技术升级、污染治理等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形成“富余排污权”参加市场交易。我省还将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研究提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意见。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部分重点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第三方污染治理工作,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范围,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从2015年起,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试点并加快推进由环境服务公司进行集中式治理的污染治理模式,政府对第三方治理项目建设审批开辟绿色通道。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我省将改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全面放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建立规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市场。已建成市政基础设施可通过TOT(转让—经营—移交)等模式,将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或产权有偿转让给投资者,有效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加快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事业单位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转变,并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国有投资适当退出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领域,为社会投资提供发展空间。

  另外,我省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农业和水利工程,同时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市场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等多种模式投资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城市综合管廊、公园配套服务、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城际铁路可向社会资本开放

  我省还将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社会法人、境外企业、在甘大型企业以多种模式参与省内铁路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加快设立甘肃省铁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有效扩大基金规模。对于国铁干线铁路,可以引进社会资本承担部分项目资本金及征地拆迁费用。对于纳入省级规划且由省级财政予以补助的地方铁路项目,由省地共同招商引资,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模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机制。按照市场化方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

  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民航领域的开放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民航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干线机场以及航站楼等机场配套服务设施投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