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棉被“敬老”:政府采购的“新篇章”?

02.10.2014  14:33

  近期,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一起涉及1800多床棉被的“黑心棉”事件。让人吃惊的是,这些“黑心棉被”竟然全是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来的,并且还被分派给了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使用。(10月1日中国广播网)

  政府采购原本是一种非常好的采购方式,它的透明、公开、公平,一目了然,它的物美价廉有目共睹。可是一来到我国,人们看到最多的,却依然是南橘北枳,无论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还是从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政府采购,满眼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而此次江苏发生的事,则可以称为是政府采购的“新成就”:将黑心棉被送到养老院,谱写了一曲“敬老,就送黑心棉被”的“新篇章”!

  究其原因,除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上还存在明显短板之外,更重要的无疑还是执行过程的变形走样,监管的形同虚设。具体到以“救灾棉被”为由进行的政府采购,怎么会让黑心棉以离谱高价进入政府采购的筐里,并最终被送到养老院,成为“敬老”的礼物,让那些特别需要关爱的老人们“享受”?

  这一切都是如何完成的?现在人们必须要知道的是,最初的政府采购,到底是要用于救灾,只是因为当棉被送到之后,发现质量太次,是地地道道的黑心棉被,显然不适合救灾用,因为如今对救灾物资的检查还是很严的,无法蒙混过关,于是干脆送到养老院,那里往往是被监管遗忘的角落?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马上找黑心商家?还是原本就是要送养老院的?但如果原本就是为养老院采购的,又为什么又是以“救灾”的名义进行的采购?政府采购还有必要如此曲里拐弯吗?其中的奥妙到底何在?

  高价棉被变身黑心棉被到底是“按既定方针办”,还是中了黑心商家的招?那么精明的政府采购人员,那么明显的问题,要中招,难道是件很容易的事吗?这整个过程中,监管又都做了些什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合作伙伴”?黑心商家都受到了经济处罚,那么政府部门的相关的“有功人员”,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无疑,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急需升级补漏,但更重要的,还是如何解决执行过程中的变形走样问题,让具体的操作者不敢随心所欲才是政府采购的最大瓶颈。

  文/陈家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