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

13.11.2014  12:29

11月9日,首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会展中心举行,来自环保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就加强黄河金三角地区三省四市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进行探讨交流。本届论坛签署了《晋陕豫跨界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处理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协议书》,发布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宣言》。

参加本届论坛的演讲嘉宾有: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庆瑞,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毕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朱广庆,河南省环保厅副厅长师伟,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博士生导师王金南,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连煜。市委书记杨树平在论坛上致辞。

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新荣、渭南市副市长高洁等出席论坛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海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裴富平,副市长高战荣,市政协副主席李俊江,市政府秘书长刘廷福等出席论坛活动。

杨树平在致辞中说,今年3月31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吹响了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提速发展的“集结号”。加强黄河金三角地区三省四市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合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合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既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近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共建区域环境保护体系,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形成合力治污的工作联动机制,对我们三省四市来说显得急切而紧迫。首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论坛在三门峡举办,是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好事,将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他表示,作为首届论坛的东道主,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入学习好、充分运用好本次论坛的成果,以深化合作共赢为动力,加强与各方的精诚合作,携手共创黄河金三角更加美好的明天!

论坛上,6位演讲嘉宾围绕本届论坛“联防联治、共保共赢”主题各抒己见。李庆瑞以《实施新〈环保法〉与建立联防机制》为题作了主旨演讲。他首先介绍了新《环保法》的修订背景和过程,随后介绍了环保法修改的总体内容以及涉及生态文明的有关规定,并从新《环保法》关于联防机制的规定、国家大力推进跨行政区联合防治、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金三角实践探索、联防的定义、联防的两种形式和联防机制的区域等7个方面提出了“建立联防机制势在必行”的论断。毕华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和认真实施好新修订的《环保法》3个方面提出了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加强跨行政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看法。朱广庆以《加强区域合作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了黄河金三角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的六个方向:一是推进区域生态治理组织架构制度的创新;二是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价格制度的创新;四是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实现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五是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生态产业集群优势;六是打造黄河生态带,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师伟以《适应生态文明新常态 建设美丽金三角》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提议:一要倡导新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格局;二要谋划新举措,开辟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阵地;三要打造新载体,争取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成效。王金南以《创建环境共同体 联防联控区域污染》为题阐述了创建环境共同体的现实需求、理论基础、管理模式、中国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模式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主要方法等。连煜以《黄河流域规划和管理中的环境与生态红线》为题,就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