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沿着黄河看甘肃】会宁:驾好五架马车,开启为民惠民新路途
本网记者 何星丑
今年以来,会宁县以县域发展差异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为方向,围绕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旱变水、红色、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园区五方面为起点,在做强做优县域经济上闯出一条新路,书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旱变水”,高标准梯田助力农田稳产
乡村振兴,如何破解“水困局”,提供“水支撑”?会宁县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因地制宜、因水施策,依托靖会电灌、引洮供水工程,提档升级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实施“长藤结瓜蓄”“围追堵截拦”“智能用水节”等水系连通灌溉系统,用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建设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高标准梯田和高标准林田,将水浇地面积由23万亩扩大至73万亩,同步推进城乡水源置换、供水一体化进程,着力夯实农村水利基础,为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注入“源头活水”。
一股股清流进村入户,山区百姓喝上了干净、安全水;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荒坡披上绿装,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鲜花绽彩,林茂草绿。如今,穿行于会师大地的山山峁峁,处处都能感受到民生水利所带来的喜人变化。
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61岁的李宗席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看着一条条的灌溉路线走过田间地头,他满是“沟壑”的脸上笑开了花。
“过去旱地是水太少收成,”李宗席说,“旱塬上的日子除了旱就是苦。塬上的干旱截断了农业的命脉——水,让乡亲们饱受‘十年九旱’之苦。”
耕地是农民的根,更是粮食安全红线。2020年,为了从根子上解决撂荒地问题,会宁县开展了俗称“旱变水”“小变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中低产山坡地进行“坡改梯”改造提升。
在河畔镇建设“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设计面积达3.2万亩,目前已建设完成二分之一。建成后的高标准梯田宽度达30米以上,建设供水管10.83km,两级提灌总扬程450米,库容量13万平方米调蓄水池9座,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并建设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利用和机械化劳作,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充分利用好靖会工程、引洮工程配置的水资源,总结推广李家塬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建设模式,计划投资40亿元,实施任半岔、新庄塬和引洮二期农业灌溉配套等“旱变水”项目,新建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40万亩,争取实现人均一亩水田,确保全县粮播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
“红色”土地,打造陇中特色名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长征》荡气回肠,深入人心。“红军”对于红色革命圣地的会宁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战争年代红军用血肉之躯打下了一片江山。新时期,会宁这片热土继承发扬着红军精神,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建设了农文旅相融合的“红军村”,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我们会宁县会师镇红色底蕴深厚,会师塔、长征文化景园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瞻仰革命先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但是我们的红色旅游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延伸,游客游览这些景点后就没有其它的好去处,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挖掘红色旅游潜能。”会宁县会师镇党委书记刘晓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会宁红色旅游需要更丰富的元素。
如今走进红军村,古朴的街区已经建成,沟通的水系也已注水。在红色文化大观园里,演职人员正在排练红军会师情景节目,熟悉的红歌旋律带着人们走进那个光荣的岁月。
红军村里还专门设置了会宁特产店,会宁亚麻油、小杂粮等农特产品也有了更好的展销平台。
将来,红军村将融入“红色会宁·会师之城”“会宁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三军会师、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红色休闲名村,形成集结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旧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体验在红军村、红军路、红军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的全域红色旅游大格局。
同时,突出三产融合发展,融入“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建设。打造集居住经营和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民居四合院,红色文化体验园、南湖湿地公园、厉河森林公园及蔬果采摘、农耕体验、坡地散养乡村动物园等特色项目,实现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创新乡村振兴会宁新模式。
“农业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园区引领、龙头带动,以点带面、全面发展”。近年来,会宁县全力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确保传统农业与现代有机农业齐头并进,全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农业强县的嬗变。
在河畔镇李家塬村会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建设集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经营理念,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科技、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精准脱贫示范区、三变改革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区,全塬总面积约5万亩,旱耕地面积4万余亩,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土地流转现已完成4万亩。主要建设任务包括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水利设施及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滴灌带及地膜节水设备加工厂、玉米烘干厂及仓储、农副产品加工厂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其他相关项目。
园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园区农业产业结构、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更好更快地推进会宁县农业产业发展。
如今,会宁县在做好“农业特色产业”这条路上越走越自信。如今的会宁结合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实施“6+1”产业园建设项目,加强与开盛、京岚智联、北京航天云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努力打造7个10亿级全产业链。落实“6+1”特色种养业奖补政策,2022年预计落实奖补资金1.5亿元。
“绿色生态”,坚定不移建设秀美山川
近年来,会宁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构建祖厉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带,积极探索祖厉河“生态治理+”的路子,坚持生态“治城”、示范“治河”、全域“治山”、统筹“治污”、创新“治村”、产业“治田”,持续推进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暨国道247线综合治理,做到治城、治河、治山、治污、治村、治田“六治齐抓”,着力把祖厉河廊道打造成全县生态建设的示范带、乡村振兴的示范带、城乡融合的示范带。乘势而上大规模推进斜坡治理、植树造林,水土流失现象减少,涵养水源效果明显,同时积极推进会宁县黄河上游华家岭省级森林公园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美丽新会宁。
今年以来,会宁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审时度势,以争创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为目标,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在黄河上游华家岭会宁县境内149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改造修复原有林地25万亩,新造林15万亩,争取国家退耕还林10万亩,创建50个国家森林乡村,使黄河上游华家岭森林面积达到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28%,积极创建黄河上游华家岭省级森林公园;同时实现在黄河上游华家岭会宁县境内区域内的608条河沟河谷新建设淤地坝388座,新增湿地面积2.6万亩,减少土壤流失量1.2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70平方公里,奋力创建黄河上游华家岭省级森林公园和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兴则仓廪足,产业盛则百姓富。
会宁县依托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小群体、大规模”的农户家庭规模养殖为依托,通过到户产业奖补资金的扶持,将肉牛养殖作为富民主导产业来抓,逐步优化肉牛养殖品种,新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1.1万头,构建起了科学规范的产业发展链条,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目前,已通过“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建成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1家、肉牛养殖企业194家,累计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8.46亿元。
会宁县已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840家、家庭农场1015家,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5亿元。聚点成片、以点带面,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米粮川上、苏堡塬间、大沟深处的特色产业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会宁县紧抓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机遇,以“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立足县域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龙头企业两手抓,拓展拓宽线上线下两条销售渠道,做大做强杏仁露、马铃薯、亚麻油、小杂粮加工业,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把发展标准化种养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业产业聚集化发展的关键平台,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既实现农民“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的美好愿景,也推动形成全县特色产业渐成体系、日益壮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