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景区为申遗启动拆迁 网友留言诉求解决遗留问题

26.09.2014  13:46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刘子溪)近日,一位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的网友给省委书记留言,要求黄果树景区管委会妥善解决拆迁遗留问题,为村民日后的生活谋划好出路。针对网友的留言安顺市委办作出公开回应,称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进一步恢复黄果树景区生态环境,黄果树管委会从2006年至2013年完成黄果树村等923户的搬迁、拆除及安置工作,实现了和谐搬迁。在拆迁过程中,黄果树管委会高度重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将采取多种措施。今后,黄果树管委会将继续加大对黄果树村搬迁群众生活的帮扶力度,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村民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详情见下:

【网民留言】

黄果树村为了风景区扩建积极配合搬迁。搬迁几年了,遗留的问题一直迟迟未得解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天经地义。但是他们的生存之路在哪里呢?当地的管委会及政府,村干部等应该为百姓们做主的又为当地百姓做了什么?等百姓手中有限搬迁款用完了,没有土地,没有劳动技能的他们该怎么办?

答复意见:

网友您好,您所反映的问题,安顺市高度重视,责成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现回复如下: 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进一步恢复黄果树景区生态环境,黄果树管委会从2006年至2013年完成黄果树村等923户的搬迁、拆除及安置工作,实现了和谐搬迁。在拆迁过程中,黄果树管委会高度重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采取多元的安置方式。一是建立黄果树新城安置区及荡上、五里坝、洒把三个自建安置区。新城安置区已建成兼具居住、购物、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洒把自建安置区已形成集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一条街;荡上安置区和五里坝安置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已完成施工,并针对基础超深的问题给予了搬迁群众适当的补助,这些都为搬迁群众创业、就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机会。二是在搬迁安置中,对原房没有商铺的搬迁户给予每户享受15m2商铺扶持政策,使这部分拆迁户拥有商铺进行经营,增加收入。三是实行搬家临时住房补助。对属于搬迁范围内的原始住户,每户享受30000元的搬家临时住房补助金。 (二)多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其发展集体经济。支持黄果树村成立综合总公司,对该村区域范围内的有关工程同等条件优先照顾;投资573.67万元修建村委综合楼办公大楼;解决该村村集体200亩预留储备用地;对该村村集体每年安排80万元,年限为5年的扶持补助资金;“半边街”附近荒山、荒坡由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征用或租用,每年租金为280万元;对“半边街”搬迁群众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在岗位空缺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置到黄果树管委会及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工作;对搬迁后的部分牧山及个人承包的土地,由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租用。 (三)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从事餐馆、旅馆等旅游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目前已培训人员900余人次;组织该村干部或村民到周边的普定、镇宁及云南丽江、西江苗寨等地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阔村民眼界,提高村民的业务技能;积极帮助该村村民自主创业,鼓励搬迁群众积极发展个体工商业,并对符合扶持条件的13户微型企业给予补助,补助资金65万元。 (四)积极解决遗留问题。黄果树管委会专门成立群众工作调查组和遗留问题处理小组,对被搬迁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和个性诉求开展调查和走访活动,梳理搬迁群众提出的共性和个性诉求,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通过了《关于对黄果树“半边街”搬迁群众反映问题的答复》,对其中92份合理诉求进行化解,补偿金额为246.72万元,有效解决了遗留问题。 今后,黄果树管委会将继续加大对黄果树村搬迁群众生活的帮扶力度,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村民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01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