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菜地里的“行家里手”——记鸭暖镇首届双创标兵普勤

25.04.2016  13:15

普勤,45岁,鸭暖镇小鸭村一社村民。他以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魄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在风云激荡的市场竞争中波浪扬帆,傲立潮头,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他的坚守与执着将带领村民翱翔于鸭暖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天之上。

在蔬菜产业路上,普勤坚持不懈、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生活中,普勤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竭尽全力带领全村人民探索出设施农业致富的新路子;在思想上,普勤能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发挥着示范带动效应。

初中毕业后,普勤跟随父母亲在家务农,生活来源全靠地里的小麦、大田玉米,收入来源微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但生性好强、思维敏捷的他不甘心过一辈子穷日子,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在以后的几年里,他怀揣着如何通过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增加收入的梦想,在广阔的土地上一边辛勤种地,一边探索总结。一次饭后闲暇的机会,他无意间在陕西农林电视台上看到现代化的新型设施农业,投入低产出高、土地利用率高,使他深受启发,觉得种植蔬菜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从那一刻起他便瞄准了蔬菜种植行业,这一干就是20年。

起初种菜的时候,普勤可以说是本村范围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周围从来没有一个人从事过蔬菜种植,他也没有任何经验。1995年春天,当别人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时,他已经开始为梦想打拼。他在自家院落后的一片闲地里选址规划,平整土地,尝试种植蔬菜制种,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满怀信心准备下手移栽苗木的时候,家人怕他没经验、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用种种原因劝阻他不要种植蔬菜制种,但他拿定主意,依然坚决要拿出一亩地尝试种植蔬菜制种,几经周折,家人的阻挠无济于事,最终还是同意他的选择,不久他就率先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座大拱棚。也就在这一年,他硬着头皮,白天在田间地头勤劳耕作,晚上总结学习,阅读《科技致富向导》、《蔬菜施肥技术与原理》、《蔬菜病虫害图谱》等大量关于蔬菜种植技术方面的书籍,并请教有经验的蔬菜种植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坚持着,终于在金秋九月,他种植的西红柿制种挂满了枝头,喜获丰收,他用心采摘、打子、水洗,分拣种子,每一个环节都很细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一座大拱棚收入达2000元,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他以后更好的种植蔬菜制种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普勤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生产的种子质量和品质越来越好,收入逐年增加,慢慢地,他也摸索出了一套他自己的种植蔬菜制种的好经验。当看到种植制种蔬菜的广阔前景时,他心里也惦记着本村的群众,想方设法地让大家同他一起发家致富,共奔小康,这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初期村民们都不敢尝试种植蔬菜,担心风险高,普勤一方面做思想动员,一方面进行率先示范带动,通过一带二、二带四的方式,渐渐地村民接收了他的致富理念,开始走上种植蔬菜的道路,掀起了种植蔬菜的新篇章。他决定扩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有特色的蔬菜种植路子,由于其他村民没有经验,他就把农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主动联系菜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亲自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通过手把手的教导,使种植户都能掌握蔬菜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蔬菜种植户的热情得到了激发,一步一个台阶,小鸭村的蔬菜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蔬菜制种、露地蔬菜、加工蔬菜突破4000亩,占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在蔬菜生产经营上,普勤大胆研究新技术,不断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蔬菜种植新模式,同时更注重蔬菜的品质,使用农家肥做肥料,生产无公害蔬菜,从而大大提高了蔬菜种植的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蔬菜产业不仅为普勤创造了财富,还为他打通了一条成功之路。他凭着吃苦能干和过硬的种菜技术,1998年,他被聘为北京纯真种子公司技术员,负责原箭台村蔬菜制种种植工作;2003年又被北京纯真种子公司聘用为张掖办事处经理。任职期间,他踏实工作,潜心学习研究,去年,他在小鸭村十一社新建大拱棚50座,种植无公害蔬菜制种,亩均产值28000元,实现了他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梦想。

如今蔬菜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小鸭村的新型富民产业,为农民的丰产增收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