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保护区首次拍到濒危野生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

04.11.2014  11:02

10月30日阳关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渥洼池进行日常巡护时观察到一只大型鸟类,体长100cm左右,并成功隐蔽拍摄到其清晰照片。该鸟后颈基部栗棕色,上体栗棕色满布黑色粗横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基,大覆羽和大部分三级飞羽白色。经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初步判断为濒危野生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

(摄影:吴海 拍摄于阳关保护区渥洼池北侧草地)

大鸨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善奔走、不鸣叫,非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00米。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集群活动。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种子以及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

大鸨虽然分布很广,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都普遍处于下降趋势,总数估计在29700只左右,在欧洲和非洲北部的瑞士、苏格兰、瑞典、丹麦、荷兰、法国、希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国都已经消失了,分布在东欧各国的也几近绝灭。大鸨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曾经一度种群数量变的非常稀少,最少时仅存300~400只。

栖息地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大鸨丧失适宜的栖息地。农业机械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胁繁殖期的大鸨、鸨卵及幼鸨。人类各项生产活动干扰,间接影响鸨的繁殖。在草原及农田附近架设电力线使大鸨经常撞线死亡。由于大鸨营巢于地面,卵极易受到人和其它动物的破坏,因此增加了卵的巢内损失,引起数量减少。

此次阳关保护区成功拍到大鸨,在河西走廊地区尚属首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保护好鸟类的栖息地,使阳关保护区真正成为鸟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