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束鲜花寄托哀思文明祭祀渐成新风
【本报讯】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3月21日,我市各墓区迎来首次祭扫小高峰,据不完全统计,祭扫首日,我市约有8万人次前往墓区祭祀亲人,仅兰州市殡仪馆和市属5家公墓区就接待祭扫市民4万多人次。
得益于持久的殡葬法规宣传及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如今,市民祭扫的方式方法已有了可喜的变化,鲜花祭扫已成为共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祭扫市民几乎人手一束或一捧鲜花,销售祭祀用品的摊点上鲜花数量也远多于纸钱等祭祀用品。天桥公墓出售鲜花的老板说,买花的祭扫市民比较多,估计以后会越来越多。公墓清洁工作人员也说,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焚烧纸钱的人少了,献鲜花的越来越多了,这使他们的清扫量大为减少。
与此同时,各墓区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推出各项服务、惠民措施,方便前来祭扫的市民。
记者在龙凤园公墓看到,公墓的停车场停满了车,祭奠区、公墓区内人头攒动,随处可见手拿鲜花祭品的市民,墓区内消防器材和设施均已安放完备,毛巾、热茶水、凉水等均可免费使用,墓区门前空地上摆放着免费发放的鲜花以及提醒市民防火、文明祭扫的宣传标语。“如果遇到个别使用焚烧纸钱的市民,我们会专门发放一个铁盆,并派专人值守,其目的就是为了防火。”墓区负责人说。
在南山故园,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发生,该园在明显处和市民集中的地方张贴警示,并派专人进行讲解、宣传,引导群众文明祭祀。劝导人们祭祀期间尽量不开车上山,同时与山下一家农家乐协商,临时增开一条下山通道;和东岗大队交通民警取得联系,帮助疏导车辆,避免人员拥挤和发生车辆事故。防火方面,园区内由森林公安、保安进行不间断巡逻,杜绝墓地前烧纸钱和燃放鞭炮的现象。
当日上午9时许,华林山路口准备乘坐304路公交车上山祭扫的市民开始排队,华林路口通往华林山的路口上均有交警进行疏导,据执勤交警介绍,从21日开始至清明节,交警部门在此路段设置了20个左右的点位,保障主要路段交通顺畅。
在兰州市殡仪馆和天桥公墓的停车场停满了车,祭奠区、公墓区内人头攒动,便民服务台免费为市民提供白开水、雨伞、毛巾等物品,一些工作人员穿梭在祭扫人群中进行疏导、指引等服务。
据了解,兰州市殡仪馆今年仍免费为来馆祭祀群众每个骨灰盒赠送一支鲜花,鼓励更多市民采用鲜花等文明祭品寄托情思;市内多家公墓也推出了纸钱、香蜡换鲜花等活动。
为了确保清明期间墓区安全,当日上午,市殡葬管理事务管理办公室执法人员前往榆中县的万眼泉公墓和牡丹园以及龙凤园公墓和南山故园,就省、市民政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突击督查。
兰州市殡葬管理办公室主任孙波说,安全是墓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一是交通安全,二是防火。从检查结果来看,各墓区能按照省市民政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措施比较到位,特别是交通方面效果很明显,比如墓区已联系交警在交通节点设置疏导岗,在墓区内设置标示,专职引导员负责对来往车辆进行疏导,确保交通通畅;今年雨水较少,防火任务较重,墓区还安排了消防安全员,在墓区设置检查岗。最为可喜的是,从近几年的祭祀来看,市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据了解,当日,我市约有8万人次前往墓区祭祀亲人,这比往年人数多出近2万人次,据分析,这是市民错峰祭祀,并为清明节三天假日腾出更多时间。整体来看,祭扫平稳,未出现交通、人员拥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