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卖唱救孤 感动中国
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正式揭晓,河南豫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宽,17年收养6名孤儿,为了养活孩子在茶楼“卖唱”10余年,成功入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颁奖典礼现场,宣读给王宽的颁奖词,短短几句话便将王宽夫妇的大爱高度概括了出来。
17年收养6个孤儿
在郑州,王宽家可谓是家喻户晓。出名,不仅因为王宽和王淑荣分别是国家一级、二级演员,是当年郑州豫剧团的业务团长和名角,更多的是因为他们17年来收养了6个孩子,“豁出命”抚养他们,并把他们培养成材。
今年74岁的王宽仍精神矍铄,他出生在周口市淮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那年,西藏豫剧团到淮阳招生,王宽顺利考上。进藏不久,他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并和小师妹王淑荣喜结良缘,之后在青藏高原一待就将近30年。1982年,夫妇俩转业到郑州市豫剧团,王宽任业务团长。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8岁的小钱良闯进了夫妇俩的视野。小钱良出生后8个月,爹就患病去世,未满周岁,娘又远嫁他乡,是爷爷奶奶将他拉扯大的。当时王淑荣掏出200元钱递给孩子的爷爷,就在爷爷颤抖着双手接钱的时候,大冬天光着脚、蓬头垢面的小钱良突然跑上前来,扑通一声跪下:“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说完,在院子里拼命翻起了跟头,王淑荣当即泪流满面。
一对退休的夫妇,家里还有一个渐冻人症的外孙,再养活一个孩子谈何容易?小钱良被留在淮阳老家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王宽夫妇俩的心却被牢牢拴在了那两间泥巴垒起来的小屋里。
自此,不仅仅是一个小钱良,丧父的王海波,父母双亡的汪文胜、汪文娜、汪仪欣仨兄妹,一个个在淮阳老家探亲时结识的孤苦儿童,都陆续成了他们捐助的对象。“当时就想着,能资助这些孩子上学,掌握一门手艺,将来能养活自己。”夫妇俩给孩子们买来乐器,孩子们平时生活在淮阳老家,一到寒暑假,夫妇俩就把他们接到郑州,一点点地教;平时教学不方便,他们就花5000元钱在村小学教导主任的办公室里装了一部电话,每天下课后,在话筒里听孩子们练习的声音,一遍遍地纠正。每次夫妇俩回老家,都会带着孩子们在村口给乡亲们演上一出。
后来,夫妇俩历经周折把孩子们接到了郑州。自此,夫妇俩便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儿子和女儿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郑州大石桥旁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里,孩子们打地铺一睡就是5年。
茶馆“卖唱”近10年
接孩子到郑州容易,养孩子却异常艰难。为了养育膝下收养的孤儿,王宽瞄上了郑州街头的戏曲茶楼,花甲之年的他走进茶楼开始“卖唱”。
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豫剧格外热情的戏迷们纷纷走进茶楼,掏上几十元钱就可以点一段自己喜爱的唱段,边喝茶边欣赏。
王宽主攻须生,兼演丑角,先后在《风流才子》、《疯哑怨》、《鸳鸯戏水》等几十部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可当这位老艺术家鼓足勇气,和票友们一起走进街头茶楼的时候,他却遭遇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冷落。
在茶楼表演的人群中,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名声最响,但不知怎么的人家竟然不“买账”,很少有人点戏。“2000年4月的一天晚上,王宽回家后一声不吭,独自喝闷酒,黯然落泪,当时我就知道晚上估计没人点他的戏,就劝他别去了。”王淑荣说。可当老两口刚刚进入梦乡,电话铃却急促地响了起来:“王老师,您的一个单子,现在能来吗?”是茶楼经理打来的。“好,我一会儿就到!”为了60元钱,王宽立即披衣下床,飞身出门。
为拓宽戏路,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66岁那年,王宽竟然自掏腰包拜师,学起了“变脸”。从练踢腿、扎架子开始,每天数小时,一天下来,腰、腿、背、膀子疼痛难忍。
经过六七个月的刻苦练习,王宽的“变脸”技艺变得炉火纯青,登台表演时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他还探索出一条豫剧变脸和书法相结合的新路子,能边变边唱边进行书法创作,成为他到各地表演的热门节目。
在那10年间,只要没有去外地、没有其他演出,王宽就风雨无阻地去茶楼唱戏。从晚上8点半开始到第二天凌晨5点,在六七个茶楼间来回跑。遇到兴致高的客人,他就熬上一个通宵。王宽说:“想着过几年就唱不动了,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挣足钱,养活孩子们,供他们上大学。”
把善事继续做下去
在王宽家里,摆放着“中华慈善奖”“最美家庭”“中国好人榜”等很多奖杯与奖状。“感动中国”的奖杯被他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王宽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获得什么荣誉,就像多年前,他收养这些孤儿时,从没想过自己未来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从收养第一个孩子起,自己想的就是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王宽的责任感在孩子们之间也一直在延续,“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姥姥、姥爷从小就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乐于助人的种子。”外孙海龙说,是姥姥、姥爷让他学会知恩、感恩、施恩,他会尽他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已到古稀之年的王宽,经历过3次心脏搭桥手术,不用再去“卖唱”了。不过,街头义演、去老年公寓的演出却还在继续,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救助现场能看到他们一家子的身影。“每次有什么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响应。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了,只要活一天,我们的善事就要继续做下去。”王宽说。
郑州市豫剧院院长高新军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带着院团的骨干去慰问王宽一家人。“王宽老师善良、有社会责任心,唱戏没有艺术家的架子、不讲条件,当团长也没有领导架子,工作上任劳任怨。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据《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