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你走进甘肃高铁时代:你所不知道的兰新高铁甘肃段
人民网兰州9月11日电(牟健)日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甘肃境内13站区间进入联调联试,预计年底运营。兰新高铁甘肃段全长799公里,境内下设13个车站。
攻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隧道群、嘉峪关古长城遗存保护、穿越国家级唯一的安西极荒漠自然保护区和防风工程建设等多项世界性铁路建设难题的兰新高铁通车后,将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间形成一条新的大能力铁路客运快速通道,在完善国家西部铁路网的基础上,也将加速沿线地方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新平台。
11日,记者乘坐动检车探路兰新高铁甘肃段,为你揭开高速铁路神秘面纱。
跨入高铁时代的甘肃铁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发展极为关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加快铁路建设的宏观政策。特别是今年,中央领导先后多次对加快铁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4月份,国务院在西安召开了关于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的专题工作会议,中国铁路总公司也明确提出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8000亿元,新线投产里程调增到7000公里以上;8月份李克强总理来到铁路总公司考察,对铁路建设投资和项目进展作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年底,甘肃首条高铁将建成运营,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的兰州西客站也将投入使用,这标志着甘肃省正式跨入高铁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结束了甘肃省内没有高铁的历史,而且优化了甘肃省的铁路网布局,满足了各族人民群众快速出行的需要,大大改善了甘肃与其它省份经济交流人员交往的环境。
兰新高铁带你5小时进青出甘入疆
甘肃地域辽阔,东西狭长,从省会兰州乘火车前往青海省会西宁、新疆省会乌鲁木齐,即使乘坐速度较快的列车最短也分别需要2小时24分和18小时30分钟。
而兰新客专开通运营后,虽然从公里数来看,甘肃距离青海、新疆依旧遥远,但是从时间来看,从兰州出甘到达西宁、乌鲁木齐的列车运行时间将近缩短一半,分别大约为1个半小时和9个小时。
高铁串起了西北三省区,改变了时空距离,三省区人民将过上朝发夕至的“高铁生活”。
“风中的”兰新高铁甘肃段
兰新高铁设有防风工程的路段长达46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5%。其中路基挡风墙工程总长345公里,桥梁挡风屏工程总长95公里,其规模在世界高速铁路在建工程中位居首位。
其中甘肃段防风工程以路基挡风墙为主要结构形式,辅以必要的防沙措施,路基挡风墙在迎风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板结构,高度为3至4米,长度为5公里。防风工程技术的运用在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尚属首次。
穿越我国唯一极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安西极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瓜州县境内,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据悉,该区内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具有典型性、独特性、珍稀性和多样性,植被类型主要有红沙、珍珠、泡泡刺、合头草等四大荒漠植被类型。野生植物有3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属亚洲中部特有种的有10种,区内有高等植物13种,属亚洲中部特有种的有10种。区内有高等动物152种,其中雪豹、野驴、北山羊、金雕等2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该保护区的建立对极旱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兰新客专在设计施工中坚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采取集中取料运料,利用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等办法,使十分珍贵的草皮和表层腐殖土得以保存和利用,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
沙漠戈壁高铁无砟轨道技术国际领先
兰新客专甘肃省瓜州县管段处于戈壁荒滩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夏季酷热干燥,冬季异常寒冷,昼夜和全年温差大,风沙大,干旱缺水。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戈壁地区施工无砟轨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无砟轨道道床板开裂和轨道精度控制也是世界性难题。
为此,兰新客专采用了单元式道床板结构施工,能够更有效地释放结构应力。由于尚属首次施工,无任何经验可资借鉴,工程质量控制难度非常大。全体参建员工不畏施工艰险,勇攀科技高峰,终于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戈壁干旱地区混凝土制备技术,提高了混凝土品质,并且在现场采用斗送入模、作业棚内收面、混凝土掺内养组份、成品混凝土外喷养护剂养护等新工艺、新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道床板的开裂现象,确保了无砟轨道工程量及施工进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兰新高铁小故事:奋战高铁的排头兵
一、00001号动车司机潘玉礼
1999年潘玉礼进入兰州西机务段,在机车乘务员和运用安全管理岗位上他刻苦学习、追求超越、敢于创新,从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逐渐成长为兰州铁路局第一批拿到动车组驾驶证的动车司机,动车驾驶证编号为兰州铁路局“00001”号。
同时,为扎实做好联调联试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带领车间的业务骨干,针对兰新客专高海拔、线路坡度大、曲线小、隧道长、风雪多的难点,紧密结合动车组地勤作业、途中运行、平稳操纵、站折作业、调车作业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作业流程,紧盯安全风险点,预判预报、预警预控,细化卡控措施,做到每一项作业环节有制度、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在联调联试的计划中,兰州局动车组需每天进入西宁动车所检修。
为此,他带着车间管理人员赶赴西宁,徒步察看西宁动车所调车线路,炎炎烈日下,汗水仿佛如注的雨水在他的脸颊流淌着,他和同伴们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在长达3公里的西宁动车所内反复走行,在西宁客站至西宁动车所的出入所线路上往返查看,认真记录每条调车径路、每个信号机位置、每处限速地点、每次停车位置。
就这样,他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了,就亲手绘制出了西宁动车所平面示意图,制定出了西宁动车所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及安全关键点,为日后动车司机操纵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兰新高铁上的“黑马王子”
兰新客专在嘉峪关工务段管内调试和验收任务十分繁重。高铁线路车间的90后们,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小伙子,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每天早晨六点都准时出现在兰新客专线路上,一米不漏对管内线路设备进行徒步检查评定。他们牙齿雪白,皮肤黝黑,嘴唇干裂,职工们戏称他们是“白齿黑脸包青天”。
然而,为了保证9月初的联调联试如期进行,他们每天最少徒步10公里,中午的午饭就是包里的馒头、榨菜、火腿肠,下午回来还要整理数据,梳理问题库,每天忙碌完都在午夜十二点以后,每天超大的工作量,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力上,对小伙子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在这期间有的腿走肿了、有的脚上打起了泡,有的嗓子哑了,有的脸上晒脱了皮,可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驰骋在兰新客专线上的“黑马王子”们,用他们的自信、责任、敬业追逐着西部高铁之梦,用他们沸腾的青春点亮梦想的航标。
三、放飞梦想的“动姐”张雪蔚
3年前,张雪蔚进入兰州客运段,成为一名列车员,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今年5月,她从众多青年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高铁车队的乘务员,先后远赴外地铁路专业院校进行学习培训,为了能够磨练意志和培养团队精神,她在军训中炎炎烈日下一遍一遍重复着起步、正步、跑步这些简单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合格的体重要求,她减少饭量,增加了运动量。为了练好统一的站姿,一站就是40多分钟,稍适休息后,她又继续站到队伍里和大家一起锻练。她说:“只有我们努力付出,不怕吃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铁乘务员,才能为更多的旅客服务。”(牟 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