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本报记者 张栎
2014年底,兰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后,沿线嘉峪关、酒泉、张掖等城市迅速融入西宁、兰州、乌鲁木齐三个省会城市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地位提升。
今年7月,宝兰高铁将全线通车,意味着沿线城市同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实践证明,高铁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培育,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聚集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高铁经济效应,可加速沿线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沿线城镇蓄势待发
秦安是宝兰高铁甘肃站点之一。早在唐朝时,秦安出产的蜜桃就远近闻名,然而受地理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的限制,产业发展缓慢。现在,新的机会来临了。
“从宝兰高铁线路确定后,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推进城市建设,展示秦安发展新貌,吸引外地客商聚焦秦安、投资秦安。”秦安县政府一位领导说。
秦安县城投公司一刘姓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秦安着力打造陇东南地区最佳生态宜居城市、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安已经山美水美人美。相信宝兰高铁开通后,来秦安的人流量会大大增加,这不仅有利于秦安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也有利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秦安蜜桃这一招牌,也将越来越亮。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认为,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高铁沿线那些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市(镇),因人流涌动和环境宜居,将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而人流增加,一定会助推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围绕宝兰高铁,秦安以打造中国西部商贸物流集散地为目标,将全面完成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和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建设以小商品和农副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同时,按照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果品、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同样,天水市麦积区围绕天水南站建设的高铁新城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铁新城是天水市委、市政府依托宝兰高铁,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两区相向发展、加快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新城。高铁新城建成后,将使天水市人口分布、经济格局更合理,形成规模化的城市布局,使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步入快车道。
“高铁新城让花牛镇的农民变成了市民,促使更多的农民从事商贸流通服务业,就近实现致富发展,加快了全镇城镇化进程。”麦积区花牛镇党委书记强永斌说。
枢纽经济初具雏形
在兰州,继西关、东方红广场、万达等商圈后,以兰州西站为中心的又一大商圈正在加速形成。兰新高铁开通后,兰州西站的变化日新月异。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的全线贯通,必将进一步提升这一商圈的吸引力。
以前,家住兰州西站的康萃一直遗憾自己的房子远离市中心,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但这两年,这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以前逛街都喜欢往西关走,觉得黄金大厦、建兰市场的货品档次不高,现在,随着万辉广场的开业、兰石豪布斯卡等项目的开建,大型超市、酒店、文化项目接连上马,兰州西站已经形成了集办公、购物、酒店、金融、商务、文化、餐饮、旅游、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高铁枢纽经济圈。”
兰州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义认为,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一批以现代化高铁站为依托的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就在其中。而围绕现代化高铁枢纽形成的“临铁经济”效益已经显现,这对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等资源,加速形成地区聚集效益,打造城市新兴经济增长极,提升城市区域发展整体能级都具有重要作用。
“宝兰高铁通渭站对推进通渭城区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通渭县住建局副局长段子东说,除了即将竣工的站前广场、道路和附属设施外,特别是对推动老城区东侧的建设规划及餐饮、酒店等一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高速、大容量、集约型、通勤化在宝兰高铁的站点设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刚做妈妈不久的定西女孩陈媛因宝兰高铁的即将开通,已放弃了换工作的想法。
“我上班在兰州,而女儿在定西,每天下班后都特别想孩子,所以总想回定西找个工作。但找来找去,顺心的工作就是找不上。现在我不用再发愁了,宝兰高铁从兰州到定西不到半个小时,想孩子了可以说是想走就走。”陈媛说。
宝兰高铁对改造提升商贸、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家政养老、养生保健、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业态,促进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刘义认为,高铁通过提高城际的可达性,缩小了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扩大了城市群人口的流动范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同城化”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依托高铁所产生的同城效应,还可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促进沿线地区产业协调互补发展。”兰州民城集团董事长尚峰说。
尚峰介绍,去年国家发改委就曾发文,要求发挥高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高铁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铁沿线城市应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诸如会展、旅游、餐饮、住宿、零售等第三产业,实现客流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甘肃也应抓住机遇,培育自身特色产业,吸引外来投资客,让甘肃景更美,发展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