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免费水的“秘密”不应就此终结

29.07.2015  15:19

  中国兰州网7月29日消息 中国铁路总公司日前发布通知,全国各高铁站即日起将不再向旅客提供免费矿泉水,旅客饮用水改由车站、列车提供。此前,有记者调查发现,该免费水发放随意、地点不明显,超过一半的旅客喝不到。而高铁免费瓶装水提供公司——西藏5100,3年收入飙升5亿元。天价利润背后,公众无法不质疑高铁免费水背后暗藏着什么“秘密”。取消免费水可以理解,但“疑云”未解,不应就此糊涂收尾。

   10名乘客中8人领不到赠饮水存三大疑团

  在多数旅客的心目中,有了车票就能领取免费水。但事实上,究竟有多少旅客能领到免费水呢?中铁快运近年采购量保持在5万吨/年,按每瓶330毫升计算,约合1.5亿瓶。据多位专家测算,“如按高铁列车全年超过8亿人次的发送量估算,10名乘客里就有8人领不到”。

   疑团一高铁免费水费用到底要不要乘客承担?

  数据:从2008年首次采购至今,中铁快运累计已投入15.92亿元“买水”。

  2013年铁道部在回复广东律师庞琨的信息公开要求时曾提到,票价中不含免费矿泉水,此次“铁路相关人士”又站出来说明:此前赠送矿泉水是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措施,相关费用不包含在票价内。

  以前票价中究竟是否包含矿泉水在内,不是铁路部门自言自语可以说得清楚的,事实上,只有详细公开动车票价的构成,才能解释清楚。而到现在,铁路部门从来没有公开过高铁、动车票价的具体构成、盈利比例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昌认为,即使赠饮成本不包含在票价内,每年数亿元的采购开支,还是会计入国家铁路的运营成本,最终由国企、乘客埋单。

   疑团二采购成本为何这般高?

  数据:采购价约每瓶2.15元,但网站最低售价为2元一瓶,还不乏“买2箱送1箱”优惠。>>

  根据上市公司2013年公告计算,铁路部门作为“大客户”买水的采购价,比部分网络渠道的零售价还高。由此引发了是否涉嫌垄断营销的一系列疑问,而对于这些疑问有必要进一步算算账。

  常识告诉我们,大客户批发价高于零售价格,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溢价部分作为关系成本,用到了采购回扣等关系维护中;二是没有竞争者提供价格比较,无法拉低采购成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