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武都:大道如虹通四方 城乡处处连玉带

16.06.2021  11:05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大动脉穿梭于崇山峻岭间,农村公路环村入社快捷通畅......这是武都区如今道路交通发展的真实写照。

  牵好“牛鼻子”  打通发展主动脉

  武都地处长江流域白龙江中游,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武都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把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推进道路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如今,纵贯武都的一条条黄金通道,为武都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无尽动力。

  2013年12月26日零时——武罐高速通车;2014年11月29日——成武高速建成通车;2014年年底——五阳公路正式建成通车;2016年7月——全长142.92公里的礼武路建成使用;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2020年1月1日——渭武高速通车试运行;武九高速公路、天陇铁路等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一条条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武都区山大沟深、出行不便的交通历史。

  这背后,是武都交通人力排万难、奋勇当先,用汗水和心血擘画了一幅幅“交通强区”的壮美蓝图,在“十三五”发展收官时期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亮眼答卷。如今打开武都的交通地图,纵横交错的交通线网密密麻麻,这个交通网络,正成为推动武都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动脉血管”。

  “高速公路让我们的生活迈入快车道,没有开通高速路之前,路途遥远怕出门。高速修通后,拉近了武都和周边城市的距离,现在我们出门上高速,一天就可以一个来回。”市民唐甜说。

  修好“小康路”  念好脱贫致富经

  如果说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将武都带入了发展快车道,那么农村公路则激活了武都区跨越发展的毛细血管。

  近年来,武都区抢抓交通脱贫攻坚机遇,举全区之力大抓农村公路建设。累计争取和整合资金19.511亿元,完成建制村硬化路2356公里,新建县乡道路62公里,硬化自然村道路917公里,砂化自然村道路352公里,“畅返不畅”治理135公里,增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714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座,全面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建制村通客车”的交通脱贫目标。截止目前,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5639公里,路网密度达到了1.2公里/平方公里。

  便捷的交通为武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农村公路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纽带”。“我是从宝鸡过来的,听说这里面景色很美,所以专门过来旅游的。刚才在洞内看到了里面石头形状各异,灯光也打得很美,小孩子也很喜欢,这一次的体验感非常好。回到我们那边后,有机会我会和我的朋友再一次过来旅游。”前来万象洞旅游的游客武琼说。

  据统计,2020年,武都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5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535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138.6万人次,收入2.772亿元。2020年油橄榄实现综合产值18.6亿元,油橄榄主产区的1.01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全区油橄榄产业受益农户达4.5万户21万多人。花椒综合产值36亿元,带动8.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服务“再升级”  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为方便群众出行。武都区坚持农村客运与交通建设统筹安排,建成候车亭80个,各乡镇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契机设立了乡镇快递(物流)投送点,农村地区客货运输网络进一步密集,全区650个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目标。广大群众正享受着“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便利,“现在真的太好了,快递点建在家门口,出门就能坐上车,别提多方便了。”坪垭藏族乡腰道村村民杨书花开心的说。

  如今的武都,走出了“深山阻断”,摆脱了“贫困桎梏”,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武都路网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橄榄之城、花椒之都”的跨越式发展。一条条贯穿武都大地的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美丽路、旅游路,串起了大好风景,铺就了美好生活,也为新时代的武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通讯员  黄骊珠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