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高考舞弊案,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

18.06.2014  20:07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据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消息,针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日播出的《高考场上的神秘“考生”》新闻报道,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发布情况说明称,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同时,省招办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请公安部门针对发现的高考替考案件立案查处,并对涉案人员依法依纪进行追究。

   河南高考舞弊案一出,举国震惊。在高考这样一个全民关注、号称无缝监管的举国大考之中,舞弊者居然堂而皇之的实现了考生间的偷梁换柱,而其组织之严密、分工之明确、涉及人数之众多、历时之久以及组织者号称绝无问题的自信更是令人咋舌。

   高考舞弊案的发生,在于投机者利益链条的完整与严密,更在于监管链条的漏洞与失守。倘若没有各个环节获得通融,没有7万元打点一个考场的起步价,没有某些老师对破绽的视而不见,即便舞弊者组织的再周密,替考者伪装的再相似,在视频比对、指纹验证等高科技手段之下,李逵、李鬼还不是一辨即知?

   高考舞弊中每一个投机者的成功都意味着一名真正的考生因此被挤出录取名单,这样的考试结果,不仅严重的影响了高考的公平,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亵渎。如今,河南高考舞弊案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名,等待被替者和替考者的都将是严厉的惩处。然而,随着违规考生的被查处,那些隐藏在考生之后的官员、有钱人家长,那些为考生与替考者牵线搭桥的组织者,那些为舞弊者大开方便之门的相关监管者又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查处高考舞弊案,严厉惩处舞弊考生和替考人员,还高考以公平固然重要,但利益驱使和前程诱导之下,那些打在考生和替考者身上的板子显然难以从根本上震慑住那些利益链条上的投机者。因此,要想真正切断高考舞弊的利益链条,杜绝高考舞弊之风,除了将板子打在考生和替考者身上,深挖舞弊链条,严惩那些逢君之恶的牵线者和徇私舞弊的监管者显然更加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