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所“高考牛校”调查:学生酷似考试机器

09.06.2014  11:44

  中国兰州网6月9日消息 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是家长学生眼中的超级“高考牛校”,32辆大巴车载着近4000名应届高三毕业生赴考,几千名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夹道相送……

  像毛坦厂中学这样声名显赫的“高考牛校”,还包括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高考前夕,记者走进“高考牛校”,探析以流水线生产“高考人才”背后的激情、无奈与迷茫。

  时间被精确分配到每分钟,生活是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每个学生都在高考“指挥棒”下被题海战术“拧紧发条”,像陀螺般高速旋转。这是记者在一些“高考牛校”看到的情景。

  大别山深处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偏僻得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却因为高考而远近闻名,去年和今年这所中学参加高考人数达1.1万名,其中近7000名复读及外地考生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放学,每天除开吃饭和短暂的午休,有16个小时以上在学习看书……这是毛坦厂中学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少学生晚上下自习后还会继续熬夜读书。学生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不能用手机,不能上网,否则就要检讨,严重者将被开除。副校长李振华说,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镇上几乎没有娱乐场所。

  在河北衡水中学,学生同样过着每天朝五晚十的生活,就算是站在操场上,每个学生手中也都拿着书本在朗诵,争分夺秒。

  “今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过”……很多学校用近似传销式的心理暗示,以呼喊口号等方式不断给学生强化、灌输“高分”意志。学校成为“高考梦工厂”,学生酷似“考试机器”。

  “成功”引来争先恐后的学习模仿者。近年有300多个考察团的4600余名教育工作者到衡水中学参观学习,很多地方在学习“衡中模式”。一些西部地区的中学,学习衡水中学的“激情教育”,要求老师带领学生每天早上在操场上“激情晨读”,对不准时参加的老师还要“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