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题成主流 安徽卷再获评最奇葩

08.06.2015  12:55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一年一度的高考(课程)中,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总是最受关注。新京报记者梳理今年16套高考卷作文题发现,材料作文延续了去年略占多数的传统,共有15套作文题,命题作文仅1套,出现在北京卷;而根据微博的网络调查,安徽卷则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奇葩”。

材料作文成主流

今年全国高考卷共16套,学而思高考研(课程)究中心教师刘强介绍,今年材料作文题有15套,剩下的1套为命题作文题,就是北京的两道题目,考生可任选一题。总体来看,仍然是材料作文题占多数。

刘强分析称,这意味着命题和材料作文已经成为了各卷命题的主流方式,“前几年有四种作文形式”,包括话题作文、大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而在多年考试实践中,逐步发现话题作文和大命题作文存在话题效果不好、范围太宽等问题,反而无从下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好处则在于,对写作内容的限制控制幅度比较好,“能让学生有一定导向作用”,刘强说,这两类题目都不至于太死或者太松。

网友投票安徽卷最奇葩

根据微博的调查,安徽卷的作文题已连续两年“荣登”网友投票的“最奇葩”榜首。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为“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被网友评为脱离生活实际;2015年的作文题目“蝴蝶翅膀的颜色”,则被网友直呼“出题老师别闹了”,分析称材料中的内容违背科学规律。

对此,刘强有不同的看法。他分析,其实安徽省的作文题是比较典型的“不给定角度的材料作文”,即需要考生在材料中自选角度来立意。这种题目比较浅层次的角度有“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事物呈现出不同面貌”、“普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令人惊喜的变化”等等立意。被评为“奇葩”的原因可能在于,把故事说得太长,大家实在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