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考“一诊”19日开考
中国兰州网3月19日消息 3月19日,2015年我省高考第一次诊断考试正式开考,省内各地大部分高中学校都将参加。此次诊断试题是由省教科所组织省内的专家以及高三一线的特级教师,根据不久前出台的《高考大纲》命题,考试严格按照高考的模式进行。本报邀请兰州一中、师大附中的高三教师对此次考试的试题进行了解析,并对之后的复习提出了备考建议,供广大考生参考。20日开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英语,兰州晨报将于21日继续刊出名师解析,考生和家长可持续关注。
语文
兰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程丽华
试题分析:2015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语文试题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人文性,突出能力立意,体现选择性,符合高中语文的教学实际。在试卷结构、试题类型、考查重点能力考查以及考点的选择性上均与2014年的高考试题保持一致,体现了新课标考试大纲的精神。考查重点稳定,试题难易适度,体现了新课标人文性特点。为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改精神和时代特征,体现新课标教学的可发展性,试题更加注重阅读文本类型的多样化,在阅读文本类型上有了更多的自主多元性,能尊重考生语文学习的个性特长。
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所选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它出自明代作家、“公安派”成员江盈科创作的《蛛与蚕》。材料将原文整理成一小段文字,以对话的形式,就“蚕吐丝”的现象在蜘蛛与蚕之间展开了争论,蜘蛛认为蚕吐丝,是“把自己也包裹起来”,且丝被抽取之后,“你就不复存在了”;蚕进行了反驳,并指出蜘蛛“只是为了寻找吃的,才吐丝织成罗网”,坐等“蚊虻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材料结尾是蜘蛛的一句颇有启发性的话语:“为别人着想就学你,为自己打算宁愿像我这样。”考生读完材料,应该能看出这句话就是点明材料主旨的句子,同时,也是确定作文立意的关键性的语句。“为别人着想”与“为自己打算”,恰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利人不利己,舍身为人;利己不利人,自私自利。因此,考生在作文时谈其中哪一方面都可以,当然,要达到作文“要求”中“选好角度”的“好”的标准,最好是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论述,这样写出的作文,既有深度,也增加了广度。
备考建议:
1.选择题——稳扎稳打,力求满分。目前甘肃考区使用的一套完整的高考语文试题,共有9个单项选择题,其中包括现代文阅读3个、文言文阅读3个、语言文字运用3个,共计27分;选考题部分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1小题多选题5分;名篇名句默写也属此类,3个小题共6分。这三大块综合起来共计38分。从往年考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得高分者一定是在这几个板块零失误或少失误的人,因为这些是属于我们常说的死题,答案唯一,不带有阅卷者的主观因素,那么,夯实这些基础,很有必要。
2.问答题——科学规范,力求高分。问答题一定要看清问题并分析问题,明确命题人的意图,不渲染不绕弯子,直接回答,答案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言简意赅,即根据分值,抓住采分点,用简明的语言将答案一条一条的罗列清楚,少用描写性的语言,多用术语,切不可仅凭感觉,不论题型,不顾问题,所有答案均是一些模棱两可飘忽不定语焉不详的表述。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考生在考完语文之后感觉很好但是分数却很低。
3.写作题——尽显文采,力求高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材料的理解上及立意的确定上,都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接近,因此,审题、立意都不是难点,那么,要想获得高分,只有彰显文采,提高文章的亮度,才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比如运用修辞:比喻,可以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引用经典名句,更能提升文章的人文性。
数学
西北师大附中教师高维宗
试卷分析:2015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数学试卷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2015年新课标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主要特点有:1.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本试卷将考纲要求的各大模块的知识点全部考到,如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推理与证明、复数等,试卷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扎实性有较高的要求。
2、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综合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很多题目都不止考察一个知识点,而是将几个知识点融合起来,依托不等式、函数图像等内容将知识点的考察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综合起来考察,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有较高要求。如理科题目10、11、12、16、19、21等,文科题目9、10、11、12、20、21等。
备考建议:
1、及时回归课本,对基本概念和方法形成更科学的认识、同时对一些核心的概念形成三年一贯的整体认识,如函数的单调性、恒成立问题、函数的零点等;
2、保证综合性试卷的训练量、限时限量完成套题的训练,在快速、准确、规范上下功夫;
3、做好解题反思,从清晰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步骤、找准解题的最佳切入点方面做好题目的归纳总结;
4、及时改错、补漏、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