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3名高校领导被通报 一本院校33人成重灾区
15年的最后一个月,12位高校领导被教育部通报。一时间,“你们学校领导有问题吗?”等话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过去的一年间,“象牙塔中的腐败”频频曝光。记者对201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涉及高校反腐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2015年平均每周一名高校领导被通报、一本院校被通报校领导比重更大、北京高校被通报人数最多。
去年共通报53名高校领导
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以来共通报了34所高校的53名领导。截至2015年12月31日,据公开信息显示,已有11人被“双开”,6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另有8人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6人正接受组织调查。
从通报频率来看,平均每周就有一名高校领导被通报。其中,通报最频繁的是2015年12月份,共通报了12人。紧随其后的是11月份的10人和1月份的9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1日,中纪委集中公布了对9人的通报;11月2日,公布了对8人的通报,这两日达到了2015年单日通报人数的峰值。
【专家点评】北大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2015年以来,教育部对高校进行了内部巡视。2015年10月31日,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教育部开展专项巡视工作,对教育部本身也进行巡视。所以这两项巡视正好形成一种呼应,中央的巡视也给教育部施加了一些压力。并且,中央在对教育部进行巡视的同时也对直属高校进行了延伸监督和突击检查,对违规违纪现象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因此去年底的11月、12月就成为了违规问题的集中通报期。
已有20个省份高校被通报
从通报的高校所属的省份看,已经有20个省份的高校被通报,地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均有。
其中,被通报人数最多的是北京,2015年有18人被通报,约占全部被通报人数的34%,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其次是黑龙江省和四川省,分别通报了4人;再次则是陕西省,共被通报了3人。除此之外,湖北、河北、吉林、山东、安徽、广东、重庆、贵州均有2人被通报;湖南、福建、江西、广西、浙江、河南、辽宁、新疆分别有1人被通报。
【专家点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中国的高校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等重要城市,从高校的数量、领导干部的总数、发生的概率来看,北京成为最多并不奇怪。因为北京高校集中,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大。
一本院校33人成重灾区
从梳理的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一本院校一共有33人被通报,约占总人数的62%,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其中,985、211院校有21人,约占被通报总人数的40%。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榜上有名”。
另外,二本院校有13人被通报,高职高专院校有7人被通报,分别占被通报总人数的25%和13%。
【专家点评】庄德水认为,越是知名的学校,它所掌握的办学资源就越多,人财物也最为集中。它所拥有的体量和资源也完全高于一般性的院校,因此出现腐败的可能性也比其他院校多一些。这是和高校所处的地位及制度监管直接相关的。
高校领导被查原因多样化
提到腐败,“贪污受贿”总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高校腐败是否也是如此?
在2015年被通报的53名高校领导中,已经被查处的有37人,仍有16人在接受调查。在已经被查处的37人中,单纯因“利用职务便利、收受钱款”被通报的只有10人,约占被查处总人数的27%。此外,还有6人在“利用职务便利、收受钱款”的同时还“与他人通奸”,造成了恶劣影响。
2015年高校领导被查处的原因也是越来越多样。有2人因为违规兼职取酬被查处,有3人因为违规超标用车或办公用房超标被查处,还有1人因为违规为其女操办婚礼被查处。这反映出高校反腐的利剑指向领导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除了个人违规原因被通报的,2015年被通报的高校领导中还有10人是因监督、管理不严而被通报。另外,还有5人由于“提供虚假情况和材料”被查处。这15人虽本人无贪污受贿等违纪行为,却在监督管理或接受调查过程中出现责任缺失,约占被查处总人数的41%。这也体现出高校反腐的新方向,有利于敦促高校领导加强监管,履行好分内职责。
【专家点评】熊丙奇说,如果说之前的重点是查处违法犯罪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则是将“关口前移”,反腐在朝纵深方向推进,把触角伸向基层,伸向师生身边的腐败问题,比如办公面积超标、公车使用、婚丧嫁娶等。这些问题虽然小,但是伤害很大,它会损坏高校的形象。
高校要纯净办学环境,仅仅有反腐高压是不够的,关键要进行制度建设,包括从学校内部约束领导的行政权力,让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分离才是核心,如果不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一旦上级监督松懈,腐败现象就会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