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迎后“985”“211”时代 如何打破身份壁垒

24.11.2014  12:29

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2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上表示。

本是意在鼓励“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表态,但在“985”“211”计划改革呼声高涨的背景下,此番言论被视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985’‘211’高校存废的首次公开表态”,其中所释放的信号也确实印证了教育部此前一直强调的“985”“211”“不会再新增高校,并将引入动态竞争机制”的改革思路。

本为一流大学战略计划的两大工程为何引来如此多的指摘?改革的方向何在?改革将给中国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日前,本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振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985”“211”为何“”声不断

近来,一则“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传闻在网上持续发酵。尽管教育部迅速通过其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公开表示,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但关于“985”“211”高校存在价值,关于教育资源失衡、大学等级森严、利益固化等弊端却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20世纪90年代,“211”“985”工程相继而生,但短短20多年过去,本是作为一流大学战略的两大工程为何“”声不断?

两大工程是在我国高教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采取非均衡战略扶持一批有条件的高校优先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世界学术高地的重大决定。虽然政府财政选择性投入,确实存在有欠公平问题,但不能否定特殊时期特殊政策的必要性。”刘振天认为,“以不公平、效益低等原因否定工程意义,进而废除工程”的想法是“短视的”。

有一点值得关注,自实施‘211’工程以来,韩国、日本、德国等纷纷出台高等教育促进政策,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声称在借鉴中国‘工程’经验,这就是一种‘竞争’机制。”洪成文指出。

但随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985”“211”高校在资源分配、学生就业等方面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推进过程中,大批想进入‘985’‘211’计划的学校按行政指标办学,包括合并其他高校,增设学科、扩大学校规模等,在追求‘高大全’中失去特色,充斥着急功近利、充满浮躁的办学风气;同时,两大工程导致资源配置不均,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平等竞争,也带来学校、学历歧视。”熊丙奇表示。

高校贫富的“分水岭”“等级符号”,正是公众对其最大的指摘。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占本科数量14.3%的“211”“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其中,2009年至2013年间,“985”拿走1394.94亿元,占总经费52.7%;“211”拿走510.66亿元,占总经费的19.3%,其他高校仅占28%。

刘振天也不否认目前出现的“行政化倾向”已背离工程初衷,“工程不是为了人为划出等级,而是扩大、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带动所有高校改革、发展和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