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校生源大战:抢不到好学生 招生老师曾被扣奖金
中国兰州网7月1日消息 近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在微博“掐架”,互指对方不正当抢生源,花钱“买”考生。为何国内顶尖高校会爆发“抢人大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一些211重点高校参与招生工作的老师,了解到录取状元的多少和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两所学校地位的“重要指标”,名校抢高分生源是在捍卫“江湖地位”,特别是在今年“出分报志愿”的环境下,各高校对招生的老师也层层下达了“压力”。
一位曾参与某211重点高校地方招生组的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曾经有一年在某省的文科最低录取分低至了当地一本线,回校之后被通报批评宣传不力,还扣罚了一部分奖金。
是什么让顶尖高校为生源“撕”起来?
原因一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学生难锁定只能临时抢
每年招生季,清华、北大都会在各个省市派出招生组,但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的“抢人大战”并不是在每个省市都会上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竞争相对平缓,但在四川、山西等地的“抢人大战”则愈演愈烈。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北京、上海等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地区的考生来说,高校早在高考之前就将优质生源“锁定”,一种方式是通过暑期针对高二学生的夏令营;另一种就是通过自主招生给这些“尖子生”优惠政策,让学生对高校提前有认知。例如,去年北京市理科状元刘倩莹和今年北京市理科状元刘智昕都在高二的暑假参加过北大的中学生夏令营,并在那时将北大认定为自己的志愿学校。
但这两种方式对于那些教育资源薄弱省份的学生来说很难获得,招生的老师只能现场“抢人”。以今年北大和清华认定的自主招生降分录取考生为例,北京共有58名考生获得北京大学录取降分优惠,59名考生获得清华大学录取降分优惠,宁夏和云南各有两人获得北大降分录取优惠,无人获得清华大学降分优惠。
原因二“出分报志愿”加剧抢生源大战
今年,包括北京在内的多数省市都采取了高考之后“出分报志愿”的方式,但是985工程高校不支持这种选学校的方式,在圈内已经不是秘密。
多年前参加过清华大学招生工作的清华教师肖杰(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北京等少数省市尚在坚持“高考前报志愿”的时候,基本没有“抢生源”的现象,因为没有机会。当时北大、清华两校之间的招生竞争只体现在两个环节:高考前对自己学校和特色专业的宣传、自主招生时对优秀考生给予加分优惠,而后者由于有专业面试,优秀考生往往已经对心仪的专业心中有数,很少盲目报考。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