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库“热” 也需“冷”思考
制作:蔡华伟
高校智库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在蓬勃发展,并迎来了百舸争流的新时代。
但在喜人的形势之下依然有不容忽视的隐忧。如何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智慧成果,如何防止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虚热”与“虚胖”,如何实现从“智”到“治”的转换,真正实现让政府“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都还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探索。
理性发展,智库建设需警惕“一窝蜂”现象
在肯定当前高校智库喜人景象的同时,还要提防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一窝蜂”现象。在日前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组织召开的“教育智库建设高层咨询会”上,许多专家表示了类似的担忧。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坦言,当前,在高校智库的发展、定位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当看到中央对于智库发展建设的重视之后,似乎在一夜之间,涌现出了众多的智库,一些智库评估机构也纷纷兴起,在根本没有搞清楚究竟何为智库、何为大学,没有弄懂智库的战略定位、运行模式和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盲目排名。这就使得一些排行榜单内,一般性大学也都成为了智库,混淆了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之间的区别,混淆了一般性大学与高校智库之间的区别。薛澜直言,“如果图一时热闹,所有高校都变成智库,将是智库建设的悲剧。排名之风也在某种程度上滋生了智库界的浮躁,这些当引起警惕。”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王荣华也分析:“智库建设应警惕乱贴标签,防止‘虚热’‘虚胖’,以及一哄而上。新智库应通过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发挥好决策参考的发源地、人才培养的蓄水池、社会舆论的罗盘、国际交流的大舞台作用。”
“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智库类型主体都应当有明确的定位。百舸争流是好事,但是一定不能互相撞车,要形成理性、科学的智库体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也有担忧。
智库定位于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成果,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因此,保持自身的品格尤为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学者都认为:智库建设必须以智库文化为灵魂,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公共利益出发,恪守智库的价值追求,唯实求真,服从真理,用理性、专业和担当的精神来塑造智库的“库格”,确立智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坚守“库格”,不能成为“纸库”“金库”。
“我们的智库不能浮躁浮夸做表面文章,不能回避矛盾而人云亦云,不能只有政策阐释而没有创造性。”王荣华分析,“对于高校智库来说,尤其如此。高校智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理应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难题,不能浮于政策的阐释而失去了创造性,忽略中国国情的纯学术化倾向和为‘五斗米折腰’的商业化倾向,同样要不得。”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强也直言:高校智库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职责,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决策研究要防止纯学术化和商业化两种倾向,既不能脱离国情和改革实践,完全依赖逻辑思辨,照搬国外经验和学理,把构建理论模型、形成论文专著作为价值目标,也不能为功利所左右,趋炎附势,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转智成治,让政府真正“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
对于智库发展来说,最难也是最关键之处在于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实现“庙堂”与“江湖”之间的有效深度对接。
王荣华在研究中发现,教育智库与政府决策的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智库建设的质量。他认为,教育智库既不能做“翰林院”,又要解决既进不了“庙堂”,又接不了地气的问题。实现“转智成治”,让政府“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需要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改革发展实践的重大现实课题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主动开展战略谋划和综合研判,为政府提供及时而又管用的政策思路和实践举措建议,积极推动决策咨询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
“当前高校智库建设在经费、财政、人事的管理制度上面临体制机制的调整,应积极探索适合政策研究方式和类型多元化的保障性机制。”吴强分析,“加强智库建设,一方面需要高校智库对接政府需求,一方面也需要政府为智库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阶段,高校智库还存在小、散、弱的特点,与国家改革发展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高校智库建设的核心是突破学科界限,把研究解决高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产出高质量成果作为核心,聚焦未来5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真问题、深问题,建设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高校智库。
“高校智库要真正担当自己的角色责任,必须处理好一些基本关系,实现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周海涛建议:应坚持自主研究与集成转化相结合,坚持国家使命、服务国家决策需求,坚持咨政议政与舆论引导相结合,为改革和发展凝聚正能量。同时,还要坚持政策研究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高校的政策研究和学科建设不能是“两张皮”,应既借助决策政策研究来带动学科建设发展,又整合学科资源优势来助推政策咨询研究,做到以政策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支撑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