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 让文化自信扎根于莘莘学子心间(组图)

25.07.2017  08:36

   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 让文化自信扎根于莘莘学子心间  

  ——2017年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示范活动综述

  本网记者 吕庚青

  7月16日,2017年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集中示范活动正式启动,在此后的7天时间里,来自甘肃省40所高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代表、优秀学生代表一行58人,一路向西,寻访历史足迹,感受革命情怀,感触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准确认识国情、省情、民情,准确认识党史、国史、革命史,从思想源头上和内心深处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师生们认真聆听“凉州会盟”的经过和结果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丝路精神

  代表团一行通过对白塔寺、雷台汉墓、骊靬古城、嘉峪关关城、敦煌莫高窟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的实地探访,见证了数千年间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见证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交汇融合。

  站在嘉峪关关城上,来自兰州大学的夏睿老师表示,作为“天下雄关”的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见证着这片古老土地的风起云涌,历史变迁。文化是促进一个民族发展繁荣最坚定的力量。

  “有时候我会在洞窟里呆一整天,仔细揣摩,我发现不论是壁画还是塑像,每一个细节都能够体现出当时画匠的想象力和超穷的智慧。”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的路佳颖这样说。作为这次文化之旅代表团的成员,她对敦煌文化充满了热爱。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热爱,让她能够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正式成为莫高窟的一名志愿讲解员。

代表团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敬献花圈

   寻访红色文化 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沿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洒祁连的艰苦征战足迹,代表团参观了古浪战役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红军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英雄,学习革命精神。

  在古浪战役纪念馆,代表团成员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的张银银说:“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离我们而去,但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仍然让我的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铭记这段历史,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这里最让我们震撼的是纪念馆里那些真实的照片,红军战士们用简单的武器,用民间的大刀,锄头,木叉,甚至用石头与敌人对抗。”在参观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后,来自兰州财经大学的王文佳表示,敌人惨绝人寰的杀戮让人心痛,让人愤恨,但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师生们参观镍、钴等贵金属原料

   了解社会主义发展成就 让“四个自信”深入人心

  金川公司科技馆、张掖湿地博物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会址……这一个个凝聚着河西科技文化发展成就的地方给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带来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在金川公司科技馆,通过参观矿石原料、生产线模型及观看视频资料等,观摩了镍钴等贵金属从采矿—冶炼—加工—废渣再利用的过程。让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的杨小文一再表示科技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乘车数小时,经过茫茫戈壁滩终于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来自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张宏亮老师由衷感叹:“很难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先辈们是如何为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

  “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震撼!”在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观看影视片时兰州理工大学杨莉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尤其是在课堂上讲“四个自信”时就应该以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张掖湿地博物馆内的科学小实验吸引了众多学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7天的“文化之旅”让每一位代表团成员深刻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思想源头上和内心深处增强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将“四个自信”深深根植于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