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双一流”与教育均衡发展并行不悖

11.11.2015  13:01

■本报记者 童彤

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了时间表,其中将“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这预示着,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

距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于今年8月确定提出此项目标至今,仅短短数月时间;而《方案》印发又逢新近出台《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提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时机,教育界人士对此可谓普遍心生期待,而围绕《方案》的关注亦衍生出包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该属当务之急,以及切勿重蹈此前高校追求“高大全”覆辙的担忧。

争当“世界一流”曾导致教育资源高度倾斜高等教育

谈及构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想必社会各界均不陌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实施“211”、“985”等重点建设工程,可以说,“985”和“211”至今都是我国优秀高校的代表。

与此同时,伴随高校建设的如火如荼,社会上“唯学历”倾向越发严重,由此更催生出职业教育机构追求学历“升格”现象逐渐普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遵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直言,这实际上是教育学界的一种高烧,“升格”的热潮一直持续了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升格”热,导致高校一味地追求高大全、假大空,导致千校一面和生源的大规模扩张,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在的就业市场需求。

更加备受诟病并引起广泛反思的是,高等教育在头顶各种光环谋得快速发展的这一阶段,因其聚拢各方教育资源倾斜而导致的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期失衡。而所谓失衡,不仅存在于“985”、“211”高校优先于普通高校更多获得经费倾斜的现象,更事关不同阶段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

一个普遍现象是,此前的较长一段时间,地方教育部门普遍愿意将经费投向高等教育中的重点、名牌院校,特别是由这些院校参与的重点科研项目,以获得经济效益;而对于本该增加投入保证校舍建设的中西部贫困地区而言,往往难有经费问津,由此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方案》要求与当前教改政策一脉相承

根据《方案》对总体目标的表述,未来我国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尽管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高校和学科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明确具体目标,但相关政策思路却早已融入有关教育改革的实践当中。

从“985”、“211”开始迈开我国构建高等院校走入世界一流步伐开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表述,再到新近出台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其中,到2020年的“双一流”初步实现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力证。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新一轮高校构建“双一流”与我国围绕早前高等教育偏离实际的反思,在时间上有所重叠,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显然有助于高校在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回归理性,毕竟,一流的高校与学科的检验标准,都无法绕开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上。

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此前针对普通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承担的教育内容与职业教育二者共同担负着我国整体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周洪宇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独立体系,应与普通教育平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逐步高移化,并要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技术精英。“有必要适当发展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周洪宇表示,这也有助于我国借助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在完善人才体系结构的同时,向教育强国的目标迈进。

兼顾“双一流”与教育均衡,经费投入是关键

曾几何时,论及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困扰教育界人士的头等大事就是经费该如何保障的问题。这一问题并未随着“985”、“211”等让部分高校享有资源倾斜而得到彻底改变。反而,以《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契机,针对经费投入保障的问题再度成为焦点,而这与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正大力度投向基础教育,确保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的大环境正不期而遇。

近年来,一股教育界的主流声音正客观影响着决策层的施政理念,即更趋重视基础教育,寻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一改以往高校追崇“高大全”的发展模式,合理使用教育经费投入。而在政策执行中,经费投入的显著变化正清晰揭示出这一变化。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4年间,小学经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从4012.51元上涨至7681.02元,小学阶段投入涨幅巨大;同一时间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统计显示,2011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3877.53元,比上年的9589.73元增长44.71%;2014年为16102.72元,同比增长3.28%。

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以逾40%的高增速增长到出现增速降至个位数甚至出现下滑,前后一共才三年时间。这无疑证明了教育经费投入已然更趋重视投向欠账较多的基础教育阶段。

教育界的普遍观点是,以公共财政名义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出现滑坡,大可通过高校自主开源加以弥补。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在构建“双一流”上,高校的经费保障只能仰仗自己?

实际上,《方案》对此早已有所关注。根据《方案》,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方案》还提出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按照平稳有序、逐步推进原则,合理调整高校学费标准,进一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但即便如此,前述“教育经费投入已然更趋重视投向欠账较多的基础教育阶段”,以期实现教育更趋均衡、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基调也绝对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反之,通过《方案》的实施,将极大促进高校,特别是有条件走向世界一流的高校,激发起自主开源的积极性,而这正是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

从这点看,在既定教育改革的各方针政策之下,即将于明年迈开步子的高教“双一流”建设任务,势必将与我国力促教育更趋均衡、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