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探索创新完善高效节水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做法得到水利部的肯定

28.11.2014  11:59

      本站讯   近日,水利部刊发了第15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简报》——《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甘肃省不断完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对我省探索创新完善高效节水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文章指出,2014年,甘肃省全面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创新项目立项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各项机制,项目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效益更加明显。

 

                                                                                                            创新项目立项方式

 

      2014年,甘肃省结合本省实际,进一步改进“竞争立项”方式,采用审查立项要件的方式确定项目县和建设规模。项目申报县需报送“八大要件”,包括: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四至”坐标测量表、土地规模经营或流转证明材料、项目申请人(初始申报者)基本情况及证明材料、群众自愿实施项目和投工投劳承诺书、地方财政和项目申请人自愿投入资金承诺书、2013—2014年已安排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区积极推行水权、水价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等。甘肃省水利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县报送的要件进行审查、评分,优先选择土地流转规模大、作物种植结构统一、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实施。通过创新项目立项方式,将选择项目县细化为选择项目片区,既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又确保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长久发挥。

 

                                                                                                              实施差别化补助政策

 

      2014年,甘肃省针对不同水源和不同模式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差别化补助政策,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由各县根据项目区实施条件和县级财政能力自行确定。不同水源、不同模式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央和省级财政最高补助标准分别为:地下水管灌亩均补助600元、地下水喷灌亩均补助1000元、地下水滴灌亩均补助1100元,地表水管灌亩均补助700元、地表水喷灌亩均补助1100元(黄河水或浑浊度较高的地表水灌区1300元)、地表水滴灌亩均补助1300元(黄河水或浑浊度较高的地表水灌区1500元)。通过实施差别化补助政策,打破了平均分配的做法,不同水源、不同模式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不再受规模和投资的限制,提高了滴灌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对使用地表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行项目申请制

 

      为调动群众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甘肃省实行项目申请制,由项目申请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土地流转经营大户或企业、农民联合体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根据本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需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项目区所在乡镇和水管单位审核后,向县级水务部门提出项目申请,并参与项目申报、设计、实施和验收全过程。甘肃省规定,不是项目申请人主动申请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均不予立项。通过实行项目申请制,调动了群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同时群众全过程参与项目申报、设计、实施和验收,工程建成后又交给其使用管理,既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又落实了管护责任主体,实现了工程“建管一体化”。

 

                                                                                                        实行“四至”坐标管理

 

      甘肃省开发建设了“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对所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进行“四至”坐标定位,实现了项目建设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在项目申报时,项目区所有单个片区必须有详实精准的“四至”坐标定位参数;在报送立项要件时,各县(区)要将项目区“四至”坐标录入“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项目立项评审时,甘肃省水利厅、财政厅要通过信息系统核对相关信息。“四至”坐标信息管理既确保了项目面积的准确和片区不重复,又实现了项目信息的远程共享。

 

                                                                                          因地制宜提出项目区选择具体要求

 

      一是 河西走廊及陇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必须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和《陇南市山丘区特色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因地制宜选择区域。 二是 项目实施区必须立足于老灌区,不得新增用水量、不增加灌溉面积、不新打机井,严禁在新开垦和撂荒耕地上实施。 三是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片区要具备适合规模发展滴灌、喷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的水土资源条件,要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规模,相对集中连片面积一般不低于3000亩(连片区内单个片区面积不少于500亩),且有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规模化经营程度高,农业管理水平较高,项目区交通便利、动力供应可靠。滴灌工程必须选择在作物种植结构统一,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管理的区域,对未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管理的区域不安排滴灌工程。 四是 所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申报县必须编制水权、水价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案。以“总量控制、明晰水权、确权到户、配水到地、节约奖励,富裕流转”来开展水权制度改革。以“定额管理、超用加价、阶梯水价、差别水价”来探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将用水量与水价、节水与增效、水费支出与农民收益有机结合起来,以经济杠杆来倒逼节水。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明晰工程实施主体和管护主体,鼓励项目申请人参与或承担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工程使用权确权给项目申请人,逐步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一体化”。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实行

                                                                            “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

 

      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实行“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项目实施主体为具备乙贰级以上灌溉资质等级的高效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生产企业,全面负责工程测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编制、材料设备生产、施工安装、工程试运行及群众的培训等各项工作,最终实现“交钥匙”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避免了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出现问题推诿扯皮,同时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确保了工程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