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扶贫名额岂容有假
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招生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倾斜。这一旨在补偿贫困地区教育公平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海南一贫困县老师称,越来越多的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
真是无孔不入啊!低保金有人冒领,征地补偿款有人截留,粮食直补有人挪用……现在又轮到高校招生政策向农村倾斜了。一个个惠民政策、倾斜政策的出台,引发一次又一次基层民众的热望,但在许多地方,中央惠民政策在行使的过程中,却屡屡遭遇基层权势阶层的侵占,真正要“惠”的对象没有“惠”到,反在现实之中演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惠官政策。这不仅让我们见识到了基层权势阶层的大胆与贪婪,也让所惠未惠的民众一次次失望,政府形象在民众的心目中一次次倒掉。同时也让惠民政策本身偏失,达不到促进社会各阶层共同发展的初衷,从而失去积极意义。
在个人价值实现和个人拼搏的道路上,留给农村青年的通道已然十分狭窄,不仅是因为各种“拼爹”游戏和潜规则,更是因为他们身处的环境相对局限,所拥有的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的相对薄弱和稀缺。这个事实,任谁也不能否定,近年来,高校内农村学生的比例持续下降就足以说明问题。在此事实前提之下的高招政策向农村倾斜,本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打通人才向上流动的通道,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对于农村和农村学子来说,其意义本来就是一种补偿。
如果这一惠民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到真正要惠的对象身上,那必然会在事实上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的差距,并进一步加剧社会阶层固化,令社会矛盾不仅不能得到消弭,反而因此被进一步加重和激化。
官员将子女送到贫困县的高中读书,再通过关系给子女改回农村户口,从而享受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与农家子女争夺高招扶贫名额,本质上又是一种权力对公正公平的吞噬。虽说没有或者少有事实上的权钱交易,但同样也是一种令民众极为痛恨的贪腐,而且危害更大。
从目前来看,高招向农村倾斜,还缺少具化的定向招生的针对性标准,加之在集中录取提前批录取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中,报考者的信息并没有进行公示,只是由有关部门对其资格进行审核,从而放大了被基层权势阶层钻空子的可能。那么,为何不将报考者的身份提前公开,让公众对报名者的资格条件进行监督?当所有钻营显形于阳光底下,并得到严厉查处的时候,惠民政策方可体现政策本意,真正惠民。 蔡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