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陇上艺术奇葩 传人王曦地活跃庄浪

17.11.2014  04:09

    兰州晚报讯(通讯员席啸记者常舒清)平凉市庄浪县的高抬闻名遐迩,堪称“陇上艺术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早在2008年,庄浪高抬便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抬,又名铁芯子,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源于元末明初。说起庄浪人们自然不会忘记庄浪高抬“传承人”王曦地。最近,记者来到全国文明村镇——南湖镇,采访了退休在家的王曦地。今年已经68岁的王曦地生于一个文化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深涉多个艺术领域。除了对戏曲、民歌、高抬有很深的研究外,弹奏拉唱无所不通,他经常参加民间文艺演出活动,尤其是秦腔中的胡子生,观众更是拍手叫绝。

    南湖是庄浪老县城,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每年春节,社火遍及各村社,白天有高抬、马社火、跑社火、秧歌队、高拐子,晚间有上春官、耍狮子、跑旱船和眉户等夜社火,尤其是在庄浪北部地区流行的眉户剧,曲调活泼,情趣横生,平时酷爱音乐的王曦地,逐渐产生了兴趣。

    为了继承发扬这一传统,他和当时庄浪县文化馆的谢文敏深入村社,拜访民间老艺人和社火头,开始搜集整理这些剧种。凭借自己扎实的音乐功底,他将收集的35个眉户曲调和秦腔中所用的79个地方特色的唢呐曲牌,进行录音、谱曲和整理,编成了《庄浪县戏曲音乐选》,有36首唢呐曲牌入选《中国戏曲志》。

    每年正月扎高抬,王曦地成了香饽饽,跑了这家跑那家。在全县高抬表演中,很多高抬都是他设计的。他设计的高抬构思新颖,设计独特,得到了全县群众的一致好评。

    正是基于王曦地在高抬艺术上的不凡成就,他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推崇,被平凉市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被省上确定为庄浪高抬传承人。

    王曦地说,这辈子他与文化结缘,文化是他的命根子。现在,虽然退休在家,但他一刻没有闲着,除了书画创作、唱戏外,他还忙着培养徒弟,延续传承他的书画、戏曲、高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