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违建项目不可轻易“漂白”

05.11.2014  15:39

  今年7月前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地方整治工作随即展开。据悉,目前全国共有近90家高尔夫球场面临被整改关停的命运。多位业内人士判断,部分占用耕地、公益林地等违规高尔夫球场将被重惩;地方政府恶意隐瞒不上报违规球场的行为也将受到严惩;部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占用耕地、林地的项目,或可以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漂白。(11月3日《中国房地产报》)

  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1月发出的1号文,全面冻结高尔夫球场新建,并要求清理已建和在建项目。这也意味着,自此之后新建的球场严格意义上讲都是违建项目,先天不具备合法性。无论地产业和高尔夫运动领域的人士举出何种理由(包括高尔夫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说、促进新城等中高端地产项目增值说、推动中国高尔夫运动平民化之说,等等),都不能否定新建球场悉数违法的现实。

  给违建项目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使之“漂白”,程序操作可能相对简单。按照坊间广泛流传的说法,有权力给违建高尔夫项目开绿灯,以及现在“漂白”的官员,本身就对高尔夫运动项目一往情深,是球场VIP级的常客。但问题是,如此轻而易举完成这样的操作,将释放出极其危险的政策信号,即违建项目可以以其投建和发展规模、与审批部门和官员的利益关系而最终过关,这无异于对更多违建项目的激励。如果国家和地方执法部门今后严查某些违建项目,将必然遭到业主的愤怒反诘;而且,此例一开,所谓2015年6月30日“将是决定全国所有违规球场最终归属的时限”一说也很难兑现。

  毋庸讳言,国办2004年的1号文并没有得到部委和地方的积极落实。此期间,高尔夫球场及相关的练习场等项目名义上是违法的,却能从拍地到规划,到建成运营获得各地的一路绿灯,享受事实上的合法待遇。而这类项目无一例外能从各大商业银行获得融资贷款,亦证明项目发展并未反映出明显的政策阻力。这使得全国各地的高尔夫项目空前泛滥,规模体量太大,影响范围太广,越往后拖,主管部门越下不了彻查的决心。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今年7月发出的新的整改《通知》,实际上表明了监管清查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监管者承认难以彻底将2004年以来的高尔夫违建项目关停,已经放弃了一刀切的选项。这可能是一种接受现实的、务实的态度。尽管如此,如前述,如果违建项目轻易“漂白”,会让土地和项目管控失去公信,还会催生一连串的监管难题,因而必须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必要的代价。

  这里提到的“违法违规者”,首先是指放纵甚至主动为所在地的高尔夫项目上马提供便利的地方官员,负有执行国办2004年1号文等高尔夫项目禁令责任的部委官员。笔者以为,2004年以来的高尔夫违建项目实现“漂白”,应以相关经办官员被问责惩处为前置条件。查处一批,“漂白”一宗,在等待查处期间,现有的高尔夫项目可以继续运营,直到所有违法违规项目被处理完毕。

  高尔夫违建项目的业主单位也需为“漂白”付出足够的成本,应以某种比例,对其建成运营以来的经营收入征缴罚款,该笔罚款收入应用于所在省的土地环境治理。

  文/郑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