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撞城管:把暴徒当英雄的社会不正常

26.11.2014  12:25

  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脆弱的。英雄作为人们最高的道义追求和正义价值取向的象征,是指引一个民族和国家向上、向善的灯塔。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但一个把暴徒当作英雄崇拜的民族,一定是没有希望与未来的。

  钟楼城管在今年5月份就对王强经营的洗车房违建立案查处,并向钟楼区政府报批,申请强制拆除。今年8月,城管部门在洗车房门口张贴拆除通知,同时允许王强在3个月内申请行政复议。然而一直到11月份,洗车房仍没有动静。经过城管、街道、冶金厂三方共同商议,决定于11月24日进行强拆,没想到王强暴力抗法,驾车撞上执法队员。造成多名城管队员受伤。(11月25日人民网)

  光天化日之下,王强突然驾车越过警戒线,冲向城管队员组成的人墙,是典型的穷凶极恶的暴力行为,说是悍匪逞凶一点都不过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舆论把王强当作是向强拆宣战的英雄,新闻跟帖中有网民为王强叫好、点赞,甚至口出恶言“为没有撞死城管”感到扫兴。

  这如前不久发生的“哈尔滨越狱案”一样,当时三个羁押在看守所的暴徒,杀害值班民警越狱逃窜,手段极其凶残。这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文明社会都不可能会把杀人犯做英雄的,而部分舆论俨然把高玉伦等三名犯罪分子当作英雄看待。在警方全力围捕过程中,有些人不是寄希望于武警官兵早日擒获凶手,而是“祈祷”越狱犯能成功突破重围远走高飞,中秋之夜有人甚至扬言高玉伦一定会打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魔咒。

  诸如此类把暴徒当作英雄崇拜的人,实在令人错愕与痛苦,这是典型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严重的价值观错位。

  王强驾车撞城管队员事件,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既然王强经营的洗车房是违章建筑,这个建筑当初是如何顺利施工修建的?为何没有及时取缔而长期存在?

  甚至我们可以进而反思:拆迁的本质是市场行为,暴力强拆的本质是权力失控。一个真正遵循市场规律,严格按照市场定价原则,具有公平博弈平台的拆迁绝不会出现暴力。市场行为之下,是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妥协共识,这个共识一旦达成,开发商只需要委托施工单位去拆除就可以了,地方政府在具体的拆迁行为中,只需提供法律支持与公正仲裁,根本不需要代表国家公器的城管和警察去保驾护航。之所以我们这里常常出现暴力拆迁的事件,地方政府动用大批的警力去维持秩序,实际上是权力失控下的乱象。

  社会转型期间,的确充满着各种阵痛。既有制度上的漏洞导致的贪污腐败,也有城管队员管理城市时的权力错位,更有暴力拆迁导致的血腥惨案……不过,个别具体特例不能过度放大到整个部门与阶层。正如暴力强拆于法无据应该批判,但城管队员强制拆除违章建筑,不但是维护城市有序发展的必要之举,而且也是维护“建筑公平”的正义之举;正如一些医生收红包,不能摧毁人们对现代医学的信仰一样,对制度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是促使制度尽快完善,并对此充满期待。

  现实中,一遇到发生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一些人便会站出来美化暴力、讴歌暴行,把这些反社会的邪恶力量,作为英雄义举而推崇备至,把不法之徒当作反叛现行体制弊端的英雄人物赞美,这在任何一个文明的社会都不应该出现。难道有谁愿意回到传统集权社会,在个人权利甚至生命安全都毫无保障的时代,哀哀而鸣呼唤“替天行道”的英雄吗?

  文/猫之鱼